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一系列冠状病毒变种造成超强与快速的传染力,让原有的防控举措面对难以严密防范的困境;其二是历经一年半后的全球抗疫,不论之前的成效如何,都已面对着难以维系的经济局面,不得不寻求解封或采取更宽松的管控措施。
不妨回看新加坡的抗疫进展。面对疫情升温,政府只好再次宣布从5月16日开始,采取高警戒的第二阶段解封举措。与此同时,更为适应新的变种病毒的传播途径,采取更具针对性的防控举措,如对出现确诊病例的组屋进行整体检测;封锁涉及确诊病例的商场两周等。
亚洲国家正面对着比过去更难以克服的难题和挑战。庆幸的是,这些受影响的国家,基于过去有效的防控效应积累的资源、经验与政策工具,我还是相信,他们会在苦斗一段时间后迎来新的局面。
这是因为自去年底有了疫苗后,无疑为战胜病毒传播,朝向集体免疫打开了新的通道。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在实现了超过半数人口的疫苗接种后,无不出现疫情趋缓和死亡率的快速下降,高接种率为这些国家重新开启经济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当然,我们还在面对全球疫情的肆虐,并未显现任何终结的时间点。世界不安全,我们也就不安全。也因此,尽管新加坡具有应对和战胜疫情的资源与政策工具,我也必须说,抗疫之路漫长而艰险,任何的自满与松懈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观察一年多来的抗疫进程,我认为以下几点,有助于研判新加坡的抗疫表现,并由此建立起必要的信心:医疗体系已在抗疫中强化;应对举措随形势的变化有的放矢,提高了防止疫情失控的概率;坚守打好持久战的战略定位与思路。
环顾周边国家和地区,从过去抗疫的模范生台湾,备受好评的韩国与日本,还有表现还不俗的越南和泰国等,无一不深陷新一波疫情的困境。即使是邻国马来西亚也难以幸免,更不必说原本就已受困的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所有这些无不说明,在新一波疫情的肆虐下,不仅回不到过去,也唯有往前寻找出路,才是正道。
面对着疫情的趋高,并有可能出现失控的风险,于是,我们看到网上议论再现质疑之声。有的说,这是抗疫领导单位因自满失去警惕;也有人批评入境管控举措不到位;更有人提到不应为了经济而放松边界管控与社会活动等等。
不过,如果检视新加坡过去与如今的抗疫举措和成效,我还是对有效控制这一波疫情深具信心。最重要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至今已建立起不俗的防控资源与实力;二是到今年8月,疫苗的接种将会实现集体免疫的效果。毫无疑问,这些都将产生叠加效应。
对于周边国家来说,尽管解决难题的通道存在,也已经积极努力着,但不容忽视的是,基于疫苗生产与分配存在着诸多局限与干扰,将影响个别国家获取疫苗的时间和数量,左右不同国家的抗疫进程。
蔡裕林
作者是新加坡独立时政评论员
即使政府深知如此一来,必然面对巨大的风险,也不宜或不愿实行全面的封城锁国。这才导致新一波疫情无法像过去那样,在短时期内加以扑灭。
我国近半年社区病例几乎归零,5月起出乎不少人的意料,竟然面对了病毒在社区再次传播的高峰期。
政府和抗疫领导小组已在统筹规划中,逐步推进防疫强国的发展方针与策略配套,举国上下一年多来的共同抗疫,凝集的共识与相互配合的步伐,将为战胜疫情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得面对社区出现双位数的确诊病例,也涌现出多达35个新的感染群,并且每日还有新的不明感染源。这一情况的确让人担忧。
这让我不禁联想到周边国家,在新一波疫情肆虐下的反应与表现。探究其因,就不难发现导致这次疫情暴发并走向恶化的缘由与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