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经济增长依赖外部世界、依靠大国维持区域和平的小国,新加坡尤其容易受到国际秩序变化的影响。
首先,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需要一支可靠的武装力量来威慑潜在的侵略者。当这个国家于1965年突然宣布独立时,它不得不从零开始建立自己的军队,而这成了李光耀的首要任务之一。
在他的外交政策方针中,有四个方面仍具重要意义,但也会在今后几年面临最大的压力。
世界变得更加不确定
他在我与人合著的《李光耀治国之钥》中就说:“黑暗时代降临在我们身上,很残忍,很残酷。回首过去,我认为这段时间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单一政治教育,因为在这三年半期间,我看到了权力的意义,也看到了权力、政治以及政府可以如何相辅相成。”
李光耀战略构想的第三个要素与战略没有多大关系,而更多地与他私下所做的努力有关,即与对新加坡至关重要的领导人建立密切的关系。这方面的最好例子,就是他与当时的印尼总统苏哈多的个人友谊。
英国即将脱离欧盟;美国和中国正在打贸易战;特朗普当选总统给美国的国际角色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及朝鲜半岛局势意想不到的变化。在家门口:92岁高龄的马哈迪重掌政权,再度担任马来西亚首相。
他在《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中直言不讳地说:“我认为我们必须变得与众不同,必须有別于他国,否则我们就完了。我们要怎样使自己与他国不同?他们的制度不廉洁,我们实施廉洁制度。他们的法律摇摆不定,我们按照法律办事。一旦我们达成协议或做了决定,我们会严格遵守。我们因此在投资者心中建立起诚信可靠的形象。”
但是,他们必须建立自己的行事作风和与外国同行的工作关系。当世界变得更加不确定时,更重要的是能够结交到可靠的朋友。
《李光耀观天下》一书的采访于2012年进行,当时是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旨在根据他50多年来与世界领导人打交道的经验和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分享他对国际问题的认识。
不太可能预见到的巨变
这种“特殊性”(exceptionalism)对新加坡的外交政策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总是会不时地与邻国产生问题。当你与众不同的时候,你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上必须更加努力,而新加坡领导人将不得不巧妙地处理这些关系。
同样,中新和美新关系也得益于李光耀与许多领导人的个人关系,他们都尊重他的深刻见解和坦率观点。他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期望新加坡领导人也同样做到这点,那未免要求过高。
无论外界发生什么,新加坡对建设自身防务力量的决心绝不会动摇,李光耀在最初便确立了这一点。他于2011年退出政府内阁前,在我有份参与的《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一书中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没有强大的经济,就没有强大的国防。没有强大的国防,新加坡就会受制于邻国的威胁,或是变成一个附属国家。”
对李光耀来说,答案就在于让美国持续参与本区域事务:“如果没有美国的制衡,亚洲小国就没有回旋的余地。当你有两棵树,而不是一棵树时,你可以选择在任何一棵树下遮阳。”如果李光耀今天还活着,他会继续寻找更多的庇荫处。
日据时期和新马分家的经历对李光耀的安全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加坡自此一直不遗余力地建设军队,政府今年在国防、安全和外交方面的支出就占总开支的30%。
不过,两人的交往在一开始却很不顺利,在新加坡于1968年处决两名印尼破坏者后,两国的关系就陷入了低谷。但两国领导人为改善关系付出了努力,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在20多年的时间里为解决两国间的问题而定期会晤。
国内支持:如何维持新加坡的特殊性?
作者是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海峡时报》特别任务总编辑。他是《李光耀治国之钥》和《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等几本关于李光耀的书籍的合著者。原载研究院电子刊物《RSIS评论》。黄金顺译。
李光耀认为,实现区域和平与稳定的最佳途径是让主要大国参与到本区域的事务,而这不仅是美国,还有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和欧洲国家。
李光耀逝世后,数码科技带来的颠覆性变化、地缘政治力量平衡的转变、民粹主义的兴起,以及民众对全球化的强烈抵制,使世界变得更加不确定。
战略构想四大支柱
他在《李光耀观天下》中说:“无论世界怎么样,新加坡都得去接受它,因为它实在小得无法改变世界。不过,我们可以尝试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在本区域的“巨树”之间穿梭。这一直是我们的方法。若要继续保持如此,我们就必须保持思路敏捷,懂得随机应变。”
不过,李光耀关于创造新加坡特殊性的战略构想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来自内部。当其他国家取得进步,缩小与我们的差距时,新加坡人民和政府是否还能保持高标准?如果他们不这样做,新加坡外交政策的所有其他支柱就会分崩离析。这就是外交政策始于国内的意思。
发展军事能力也意味着与美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包括先进战斗机在内,新加坡的大部分军事装备都是向美国购买。新加坡与美国的密切安全关系是李光耀战略构想的关键部分,但随着中国的崛起改变了实力平衡,未来几年这一关系也将受到压力。
强大的国防
转眼间,建国总理李光耀辞世已有四年,而世界却已经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他仍健在,恐怕会对以下的这些情景感到陌生:
他没有预见到这些事件。我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我参与了他的最后一本书,这本书正是关于他如何看待世界在未来10年的发展,以及它将给新加坡带来什么样的挑战。
寻找更多庇荫处
尽管在他执政的那些年里,美国一直是亚洲的主导力量,但他并没有完全投入美国的阵营。相反,他更加努力地拓展新加坡的国际空间,例如,与中国领导人密切合作,共同发展工业园区,并扩大中新经济和政治关系。
李光耀外交政策的第二根支柱源于他的现实主义观点,即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如何才能最好地在一个由更大、更强的行动体主导的世界中生存。
他没有预见到特朗普当选总统,但他确信,考虑到美国人的进取精神和创造力,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超级大国。美国现在是西方世界经济表现最好的国家,创造就业机会的持续时间最长。
结交好朋友
最后,李光耀对新加坡在世界上地位的战略构想,与他对新加坡自身身份的看法是分不开的:新加坡是一个脆弱的国家,必须在东南亚取得特殊地位才能生存。
然而,中国的崛起及其在南中国海领土主张方面日益强硬的态度,将考验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亚细安如何应对这个新的现实。
自独立以来,决策者和外交官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为新加坡争取空间,从而让它在国际上建立了许多联系,并促使它支持亚细安、亚细安区域论坛和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等多边组织。
尽管李光耀没有预测到随后所发生的一连串惊天动地的事件,但他对塑造世界格局的更强大力量和趋势的看法基本无误。他没有预测到英国脱欧,但他坚信欧盟无法以目前的形式继续运作下去。
李光耀第一次见识到军事力量时,还只是一名19岁的年轻学生。1941年,日本军队入侵马来亚和新加坡,英国军队全面溃败,日本占领新加坡时,他就曾在街上遭到一名日本兵的粗暴对待。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李光耀的思想和见解是否仍具有现实意义?在他逝世四周年之际,这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对新加坡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