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SOHO中国的品牌价值和市场业绩有可能会随着房地产市场趋暖而增值,黑石通过价值再造,有信心将这个在潘石屹手中的“烫手山芋”变成“下蛋母鸡”。

资本总是在最血腥处下手。黑石在亚太区房地产领域的弹药充足,募集到的资金总归要投出去获利,搜寻到SOHO这样品质好的猎物就据枪瞄准射击了。

审视黑石多年来的投资秘诀,倡导“坚持10年的投资未来”的逻辑,是其保持“金身不坏”的法宝。收购SOHO也应是遵循这一逻辑。

黑石不傻,SOHO也不呆。

尽管有关交易细节还要在未来几周内敲定,但SOHO这家由中国著名地产商潘石屹、张欣合伙开的“夫妻店”落入黑石囊中,已毫无悬念。

资本市场对这桩买卖报以热情的拥抱,3月10日当天,SOHO中国股价报4.1港元,涨幅高达37.58%。在寒风凛冽的地产板块中一花独放。

未来,黑石在中国市场还是沿袭其在欧美市场的投资套路——买入、修复、卖出。其投资逻辑是,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溢价收购SOHO其实还是较低价格)收购资产,然后派资产管理公司入驻,解决资产结构、经营等问题,实现资产价值再造,使项目升值,最后择机出售,获利退出。

不过,随着中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挤压政策陆续出台,中国房地产这一暴利行业渐成明日黄花。

在此情势下,潘石屹不得不头插草标,卖身还债,并乘机脱身,离开房地产江湖。黑石抛来“橄榄枝”,给予SOHO双倍溢价收购的待遇,既还了债,又变了现。此时不卖,更待何时?

从全球房地产市场来看,受美联储这一波降息的影响,2021年全球房地产的精英企业有可能实现翻倍的空间。这也是黑石以双倍溢价收购SOHO的道理。黑石拆借来的钱是真金白银,不可能随便给SOHO送人情。

鉴于SOHO中国庞大的体量,目前并购市场上能吃下的买主并不多,黑石有足够能力成为SOHO的最大买家。

SOHO一度辉煌,2003年纳税曾高居房地产行业第二,掌门人潘石屹与任志强、王石等,是中国最早一批房地产大老。

大甩卖的背后,是SOHO的租金回报率并不符合预期。在北京,SOHO中国的租金回报率不到3%,而SOHO的银行贷款利息是4.4%,租金回报率明显低于银行贷款利息,是亏本的买卖。

值得关注的是,黑石收购SOHO是一次性排他式报价,直接以高于SOHO股价100%的一口价,阻吓其他投资者,把SOHO揽入怀中。

有着“PE之王”美誉的黑石集团是全球资本市场最受欢迎的投资基金之一,业务领域涉及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基金、夹层基金等。2019年财报显示,黑石集团营收35.12亿美元,净利润16.94亿美元。这样的业绩惊艳四邻。

频繁出售资产导致SOHO转型后连续下滑的业绩。2012年至2018年,SOHO营收由161.43亿元(人民币,下同,32.6亿新元)暴跌至17.2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由105.85亿元缩减至19.25亿元。

截至2019年6月底,SOHO总资产688.98亿元,一年内到期债务20.53亿元,同期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仅11.5亿元,缺口9.03亿元。加上长期债务,SOHO累计背负326.8亿元债务。

而可以预料的是,疫情过后,中国政府必然对房地产业实施松绑政策,以释放被遏制的市场刚需,今年下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可望迎来一轮火爆增长期,以弥补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严重停滞所蒙受的损失。

目前,美国公司的融资成本约1%,3月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紧急降息50个基点到1%至1.25%,立即使融资成本降到0%。而中国公司实际融资成本为4%。理论上讲,从美国那边融资美元,然后到中国来投资,一年套利就能赚3%,如果放10倍杠杆就是30%的套利。

两个精明的市场主体“对眼”,成就一桩惊世骇俗的生意,买卖之间各见双方市场眼光和商业睿智。

(作者是中国财经媒体专栏作家)

走投无路之下,SOHO高喊“卖卖卖”。2014年至2019年,潘石屹卖了价值数百亿元人民币的SOHO资产项目。

黑石买SOHO,是看中中国商业房地产未来的市场前景,是看中隐含其中的商业价值。疫情之下,中国房地产业几乎停摆,正经历历史上最为严寒的冬天,此时抄底中国房地产,正当其时。

在港交所上市的SOHO中国是中国大陆一家商用房地产开发商,集中于北京市中心发展及销售商用物业,是北京最大的房地产发展商。

接下来就看黑石集团的打理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