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要拿《小丑》作比较呢?之前《小丑》横空出世,全球票房与赞誉两丰收,也被看好可在奥斯卡横扫多个大奖,但谁会想到,奥斯卡会打破传统,把大奖都颁给一部韩国片?

《寄生上流》则显得温和多了,对富豪一家的抨击与丑化几乎零。住贫民区的一家四口,父无业、母折纸盒过日子,两个子女闲赋在家,有一次机会令他们陆续跻身富豪之家,当了富人的司机、管家、补习老师。贫穷,并未使得一家成为弱势者,他们巧用计谋获取工作机会与生活好处,“寄生”富豪家,得以鲸吞蚕食般占尽了便宜。

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揭晓,竟然把最佳影片颁给了亚洲韩国电影《寄生上流》,引起电影界一阵哗然。

此届奥斯卡,《寄生上流》可说是大赢家,除了最佳影片,还夺得最佳导演、最佳原著剧本、最佳国际电影四个大奖。导演奉俊昊与他的团队自是喜不自禁;对比只得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音乐的《小丑》,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最终悲剧发生,贫困一家的儿子仍然想努力赚钱,买下富豪的“凶宅”,以让躲在地窖的老爸可以堂而皇之现身当房子的主人。

对比《小丑》的压抑、焦躁、控诉,《寄生上流》则采用了幽默、风趣、调侃与隐喻的手法。贫富悬殊并没有尖锐化、矛盾化,阶级对立不明显,反而是贫与贫之间的矛盾更大(前管家与她丈夫),斗争更惨烈,简直是你死我活。他们也从没把自己的贫困窘境归咎于富人,或是想搞革命取而代之,至多是趁着富豪一家出游时,享受富豪家里的美酒佳肴和舒适的沙发。

什么是“寂静革命”?典故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省。1960年代,魁北克省发生了一场社会变革。当时的天主教对社会、教育、医疗、福利占有支配地位,不满的民众并没有采取示威、打砸、对抗等流血的方式,而是静悄悄地建立自己的教育与医疗部,也慢慢扩大了公共事务范围,对基建、电力的投资,一步一步地加强魁北克人对魁北克的控制。这就是不费一枪一弹,完成了“寂静革命”。寂静革命改变了社会走向世俗化,影响了天主教神权统治的政策,此寂静革命,一直影响至今。

奥斯卡偏爱《寄生上流》,不选《小丑》,很明显,他们更倾向于韩国电影“寂静革命”式的阐述。固然,世界选择激烈革命,出现了占领华尔街运动、占领中环、“反送中”抗争、法国黄背心示威、委内瑞拉的血腥暴乱等,这个世界,真的须要缓一缓,修生养息。《小丑》中的暴力,只会衍生更多暴力。

奥斯卡最终选了《寄生上流》,而非《小丑》,很明显是倾向于投票给“寂静革命”,而非激烈革命。

基本上,《寄生上流》与《小丑》并非同类型电影,但讲的都是贫富悬殊的课题。《小丑》笔触尖锐,通过菲尼克斯饰演的小丑的遭遇,他得病、贫困、潦倒、被苛待、被侮辱,终忿而杀人,反倒引发高谭市(纽约市的缩影)的暴乱。在街头骚乱中,小丑竟然成了革命的象征,每个示威者都戴上小丑面具,砸车、打人、焚烧商店、抢劫,还有杀市长,赤裸裸地展现了革命的火焰。

作者是本地写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