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全岛今天共有654个居委会和215个邻里委员会,前者是为组屋居民而设,后者则为私人住宅区居民服务。首批三个居委会在1977年试行,隔年起正式相继在所有组屋区设立。邻里委员会则始于1998年。
1998年起在私人住宅区设立邻里委员会,可以说是居委会的一个延续。显然,政府之前把注意力都放在组屋区,让好些私宅区居民有被忽视的感觉。而多数私宅区和组屋区相比,也像一盘散沙,邻里居民甚少往来,也甚少参与社区活动,更谈不上与组屋居民交流,这不能不说是基层组织系统中的一个短板。不过,终究是补上了。这可视为居委会组织的一个“翻新”。
从促进居民交流与融合的角度来说,加强现有居委会和邻里委员会之间的合作,也许是比较实际的做法。一些居委和邻委表达了这样的主观意愿,这是好事,它们可以从实际的合作中逐渐磨合。如果进展顺利,有一天水到渠成,二合为一,那当然是最理想的,而新的居民联系网就为它们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
按照总理的说法,接下来将只成立二合一的居民联系网,而不再个别设立居委会和邻里委员会。至于现有的这两种居民组织,它们可以选择继续独立运作下去,也可以选择合并,没有硬性规定。也就是说,在新加坡的整个基层组织大网络中,接下来又将增加一个新的成员。
直到1990年代,私宅区主要是有地住宅,如洋房和排屋。但今天情况不同了,更多的私宅区是和组屋一样的高楼公寓,而且私人公寓和组屋往往相互毗邻。一些基层组织成员觉得,继续人为划分组屋和私宅居民是不妥的,为了促进社区融合,打破藩篱,提出了共设居委会的概念,于是出现了“居民联系网”。
组屋区的发展在1970年代中期进入高峰期,现在被视为风水宝地的马林百列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政府大兴土木建组屋,很多乡村的土地被征用,居民大批搬进组屋,开始过与陌生邻居同楼共住的新生活。社区凝聚力和治安等成了问题,政府于是想出在新组屋区设立居委会的点子。
不管怎么说,在新住宅区设立二合一的居民联系网组织,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如果成功,就可成为新加坡的基层组织发展的一道新里程碑。随着社会与人们生活习惯(如社交媒体已进入家家户户)的改变,其实基层组织也有与时俱进的必要。早期居委会所主办的一些传统活动,如简单的居民联欢会、幸运抽奖等等,如今可能都已难以吸引居民参与。如何创新和组织具有新鲜感的活动吸引居民,也许是居委等基层组织更大的挑战。在这方面,如果组屋和私宅居民能携手合作,应该可以激发更多新颖的点子。
不过,基层组织作为民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这个基本角色应该是不变的。议员、部长还是各个政府部门要和居民对话及听取反馈意见,像居委会这样的组织仍然可以扮演关键的动员角色。在各种新政策和新措施纷繁复杂的今天,举行这样的对话会,也许更能引起居民参与的兴趣。
开始时,全国的居委会由总理公署属下的一个专门机构管辖,足见政府对这一新基层组织的重视。多年后,居委会才和其他基层组织如公民咨询委员会和联络所管委会一样,由人民协会统一管理,而人协主席一职向来由总理亲自担任。
组屋和私宅相邻,成立联合居民组织,思路上是顺理成章的。不过,实际成效如何,还得拭目以待。毕竟两种类型住屋的居民多多少少有心态上的隔阂。私宅居民有不少是组屋提升者,他们要的是私宅的隐私性,相信也难以和组屋居民分享区内的设施。但若真要促进居民的融合,就不能分开举办活动,要如何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洽无间,既没有心理的隔阂,也没有形体的隔阂,看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此外,组屋居民和私宅居民在欲求上相信也有一定的差别,这将增加居民联系网在主办居民活动时的难度。因为,一些组屋居民喜欢的活动,未必就适合私宅居民的口味,反之亦然。什么样的活动才能既顺得哥情又适嫂意,必定叫主办者大费周章。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前国会议员)
加强组屋和私宅居民的交流与融合,打破现有的隔阂,这样的主观愿望至善;但要加以落实,可能就不是想象中容易。就笔者个人经验来说,要把两种类型的居民拉在一起确实不容易。较之人数众多的组屋居民,私宅居民一般上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即使是邻里委员会主办什么活动,也难以获得热烈的响应。因此,比起居委会,一般的邻里委员会的活动都比较少。
新加坡的基层组织体系从1960年代初期出现,经过半个世纪的演进,已形成一个非常严密的深入民间的网络,但网络的完备不等于就能发挥预期的效用。组织靠的是人,基层组织靠的是众多志愿工作者,他们的素质决定组织的有效程度。较之建国初期,今天民众的政治热情相对冷却,加之市场主义价值观弥漫整个社会,要物色没有私心的居民加入这种无偿的社区服务,相信是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