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光复后,参加过义勇军的人士不但没有得到任何优待,反而被认为是亲共分子而被排挤。

胡铁君代表义勇军向白克登提出四项要求:一、指定在裕廊路的一个交通中心地方建立阵亡烈士纪念碑;二、抚恤阵亡及罹难烈士家属;三、救济失业同志;四、给他们就业优先权。

狮城脉搏

胡铁君四处逃亡,躲过浩劫。光复后,他以星华义勇军副司令员的名义,在致马来亚华侨行政长官顾问白克登的公开信中说:“义勇军的成员是复杂的,包括了共产党员、书记、工友、舞女(担任救护工作)、学生、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学生、侨生……各政党、各阶层的分子,那时候我们不问信仰,只要他们具备抗日救国的热忱和勇气就合格的。”

星华义勇军成立的背景是这样的。

其实,3000名星华义勇军当中只有少数共产党员,绝大多数是没有任何政治信仰的热血青年。如今,共产主义对我国已经不构成威胁,最大的威胁是宗教极端思想。75年过去了,今天,应该为星华义勇军立碑,告慰为保卫新加坡而牺牲的英灵。

星华义勇军来自各阶层的热血青年,大约3000人,总司令部设在金炎路南师(南侨师范学校,即南侨中学的前校址),以150人为一连,使用落后的枪械。从2月4日起接受军训仅三天的星华义勇军即投入战斗,抢救被炸的丹戎巴葛货仓,在柔佛海峡阻止日军以橡胶汽艇登陆,在巴西班让、武吉知马、裕廊等地与入侵的日军展开浴血战,伤亡惨重。

胡铁君指出,1942年义勇军开始荷枪实弹,捍卫新加坡时,军部代言人曾经声明,义勇军与英印军的待遇一律平等,那义勇军的请求就不是新的条件,而是请英国当局履行诺言而已。

追遡历史,在新加坡沦陷前的军队有英军、澳军(从澳大利亚调遣来新的新兵)、马来军团、印度军团以及一支由华人所组成的星华义勇军。

作者是退休报人

1942年1月下旬,汤姆斯总督进一步要求抗敌动员委员会组织星华义勇军,陈嘉庚很无奈地接受下来。2月1日星华义勇军成立,由英国军官达理上校任司令官,刚从监狱释放出来不久的林江石为司令员,在《星洲日报》任职的胡铁君为副司令员。胡铁君是广州黄埔军官学校的毕业生,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的校长,该校有着非常浓厚的国民党背景。

到了2月13日,新加坡已经危在旦夕,达理上校宣布解散义勇军。新加坡沦陷后义勇军的命运悲惨。林江石二度被捕,死在日军宪兵部内,年仅26岁。队员有的被捕入狱遭杀害,有的逃到马来半岛参加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有的四处匿藏,逃过浩劫。

1942年12月25日,日军从马来半岛长驱南下,殖民地总督汤姆斯爵士召见陈嘉庚等60位侨领,要求华社组织抗敌机构,与殖民地政府合作抗敌到底。于是华社成立了星华抗敌动员委员会,支持政府抗日,办事处设在武吉巴梳路晋江会馆。

今天,在新加坡,与二战历史有关的纪念碑、纪念馆为数不少,如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克兰芝英军阵亡纪念碑、林谋盛烈士纪念塔、为纪念马来军团而设的鸦片山战役纪念馆,以及设在公园内的马来军团的阿南少尉塑像等。但是,没有一处是纪念星华义勇军的。

今年是新加坡沦陷75周年,2月15日福特车厂纪念馆展览开幕,9月22日国家博物馆也举办“见证战争,永忆1942年”展览。两馆都展览了那段历史的图片、文物以及播放口述历史的录音等。令人想起了在沦陷前后,为保卫新加坡而牺牲的先烈是否得到应有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