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7日,是俄国十月革命100周年。这一天在俄罗斯老皇历的10月里面,称为十月革命。毛泽东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因此在中国,十月革命、马列主义这些概念,至今仍神圣不可侵犯。
在十月革命发生的俄罗斯,情况就大不相同了。1991年年底,存在了70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正式瓦解,顺应世界民主潮流,俄罗斯采纳了政党轮替议会选举制度。
其他如必须以武装夺权、无产阶级必须专政等列宁主张,也成了“枪杆子出政权”“阶级斗争一抓就灵”这些著名的毛语录。
打开中国一些宣扬马列主义的网站,不难发现其对“十月革命道路完全正确”的坚持。它们说,社会主义的苏联,带来工业、农业、科学的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打败法西斯。那是从赫鲁晓夫直到戈尔巴乔夫,背叛马克思主义,才会亡党亡国。
里德1918年初回美国,曾遭外交部盘问四小时,有关十月革命采访文稿被当局扣留了七个月后才发还,《震撼》终于在1919年出第一版。里德原本思想左倾,1920年回到俄罗斯,担当第三(共产)国际的秘书,但不久后死于伤寒,成为三位荣葬于克里姆林宫围墙外的美国人之一。斯大林专权时代,牵涉歌颂其死敌托洛茨基的《震撼》在苏联被列为禁书。
2008年,索氏去世,其遗孀将他所著作的三大卷《古拉格群岛》缩编为一个适合中学生的版本,建议国家将其列入中学生阅读书目。时任总理普京应允所求,2010年,特意选在俄国“大清洗纪念日”(10月30日)前夕向中学生发行此书。
仓促混乱的夺权现场
“吃马列饭”的人甚多,这样的说法为保饭碗,可以理解。但套用他们的话,这是“历史虚无主义”,毫无根据。如果马列主义这么灵,今天普京所说的“有很多国民都在吃草”的便会是美国,不是朝鲜。以中国来说,经济起飞,成为“世界工厂”,那是在它加入了世贸组织(WTO),参与了美、日、韩等民主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环球化进程之后,不是之前。
许多分析都指出,俄国的革命其实自1905年便开始,沙皇设立了实权不大的议会“杜马”,革命持续,1917年2月尼古拉二世逊位,临时政府上台,实行民主改革。11月的革命是从瑞士潜回的列宁发动的,目的是推翻临时政府,由他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夺权。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就成为苏联共产党。有评论认为,共产革命的负面影响,是打乱了原本在许多国家进行着的民主改革。
作者是退休报人
关于俄罗斯的过去,2006年,时任总统普京结集了数十名历史专才,为高年级中学生编写一部“尊重历史真实”的《二十世纪俄国史(1894-2007)》。这部历史教科书由安 鲍 祖波夫主编,被誉为“俄罗斯良心”的诺奖作家索尔仁尼琴则审阅并修改了相当一部分书稿。
共产国家之间利益矛盾无法调和,甚至兵戎相见。各个红色政权唯一相同之处,就是国家的极权导致人权的漠视。到柬埔寨参观一下它白骨累累的“杀人场”,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伟大导师真的那么灵?
上世纪80年代,我在西报当记者,接待了不少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前来的文化人。他们异口同声说的一句话是:“你瞧,苏联那些领导人,个个都是权贵,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要不是有问题,你说他们自己会提出改革吗?”至今言犹在耳。
应当指出,戈尔巴乔夫之后,俄罗斯共产党书记久加诺夫曾很彻底地反思和总结了苏联瓦解的原因:一党专政,三大垄断——垄断政治、垄断经济、垄断真理,即“垄断权力的政治法律制度、垄断经济利益的封建特权制度和垄断真理的意识形态管理制度”。国家高度垄断,民权极度萎缩,人们找不到出路,体制便难以为继。
有消息说,为了应对十月革命的“一百周年”,2012年在当总统的普京下令在莫斯科市中心竖立政治迫害纪念碑。总理梅德韦杰夫批准了动议,相关纪念碑将在周年纪念前夕完工。
普京的举措当然有他的政治理由。俄罗斯人的知识文化水平是相当高的,体制改变了如果仍然沿用过去的一套光荣伟大说词来“打圆场”,导致的结果恐怕是俄罗斯的四分五裂。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大现场”,又是怎么个样子呢?笔者曾以清仓价买到一本美国记者约翰·里德(John Reed)撰写的《震撼世界的十天》(Ten Days That Shook the World,企鹅现代经典丛书,1977年印行),得以一窥当年历史。该书封面是苏联画家V.基里雅柯夫的油画作品《攻打冬宫,1917》,书中附有列宁亲笔序言。
反美亲苏的英国学者A.J.P.泰勒,为1977年版《震撼》写导读。(讽刺的是,1964年英国版的《震撼》版权属于英共,泰勒的导读一度被拒用。)他认为两周内写出的报道不可能完全反映历史,当天的场面仓促混乱,被袭者毫无反抗,捐躯的只是几名冬宫守卫。军舰阿芙乐尔号早已退役,水兵四散,舰上发出的是恐吓性的一枚空炮。
专门研究十月革命的俄国作家邦达列夫说,他无法理解为何列宁和继承者斯大林这两人在中国仍然还有市场。其实,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普京改弦易辙的做法也是不可思议的。
从马列网站传出的信息推断,得到伟大导师列宁启发成果最丰的,首推毛泽东。例如列宁在瑞士逃亡时,写下多篇文章,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和“使本国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失败”的口号,成为了毛在中华民国抵抗日军侵略时,靠苏联武装壮大红军实力的策略。中国庆祝抗战胜利不久,便是国军战败之时。
泰勒的导读指出,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主张,本来是一场共产主义全球化的举动,其终极目标就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但由于一战胜利者英国和法国筑起“铁幕”,马列主义无法打进欧洲,只好向东转移。
如今看来,“无产阶级专政”的东扩,固然催生了一些红色政权,如中国、朝鲜、北越、赤柬(红高棉)等,但这个运动却未能国际化:共产国家之间利益矛盾无法调和,甚至兵戎相见。各个红色政权唯一相同之处,就是国家的极权导致人权的漠视。到柬埔寨参观一下它白骨累累的“杀人场”,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再如今天的朝鲜,更是“有目共睹”了。
1917年,里德是应美国左翼杂志《群众》之邀而到彼得格勒采访的。他并不是唯一的外国记者,但由于是哈佛毕业的诗人才子,文笔流畅,很有感染力,论者认为,他这本靠演说稿、传单、剪报和街访等原始资料在两个星期内完成的新闻报道,其实就是列宁和十月革命的颂歌。
然而,独夫个人的丰厚成果,却无法避免国家陷入以他的离世作为收场的“浩劫”。而即使到了1976年他生命告终之时,政权的接班人竟然陷入真空状态。倘若不是叶剑英怂恿华国锋出手,毛夫人江青还真会成为现代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