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族戏曲在本地的传播发展几经潮起潮落,有过职业戏班生意红火,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也有参加国际盛会得奖的殊荣,但也面临后继乏人的冷落。近年来已有不少论文及著作开始研究我国戏曲发展历程,新加坡戏曲学院去年出版的厚达500多页的《梨园世纪》,就是一份宝贵的历史记录,有必要做进一步挖掘和研究,同时,让记录和研究更好为现时发展提供帮助。
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强大的客观现实,即使无奈,即使迷茫,因为深感多说无益,大家还是披荆斩棘,继续勇往直前。所以一方面深深感佩戏曲人的精神可嘉,一方面还是希望多一些探讨,多一些经验分享。
不久前知名京剧演员田平推出“田平说戏”系列,就很值得推荐。这场结合了现场解说和表演的舞台呈现方式,相信对本地观众是比较适合的。今天的观众和过去的观众的最大差别,是很多观众对传统戏曲艺术一无所知或所知甚少,偶尔听听,听不出门道,听不到共鸣,他们很快就放弃了。借助适当的解说和引导,可以大大加强观众的欣赏兴趣,增进了解,让观众有更大的参与感和满足感。这样才能够一点点把戏曲观众吸引进来、培养起来。
作者是自由写作人
人们一谈到推广戏曲,就想到要栽培演员,成立剧团。以目前本地的现实情况,这是太大的挑战,只能就现有资源,全力以赴发展下去。新加坡的大小戏曲团体,大家面对的困境难题有很大的共性,但每个机构的出路不一样,没有可比性。是否可以形成联盟,集思广益,共同探索可借鉴可推广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激励各方做可持续发展。
因此,个人认为,戏曲发展的新方向是扶持优质,鼓励品牌,打造精品,将戏曲推上国际舞台,作为高雅艺术去欣赏。近年来湘灵音乐社的感官别宴等年度盛事,已经做出品牌,做出口碑和影响力。他们打造精品又能推陈出新,每每带给人惊喜。
戏曲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背后与深厚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且戏曲作为表演艺术,有着严格的审美和鉴赏要求,如果没有专业背景、文化修养作为基础,凭着一股热情,虽然也能制造一时的热闹,但没有长久生命力。长久的生命力来自对戏曲的敬畏与热爱,和传统相连接,与文化相接引,始终保持对传统和文化的源头活水的敬仰之心。因为只有传统和文化,可以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和活力,让古老戏曲焕发生机。
戏曲随人走,早期戏曲随着南来先民的足迹来到南洋,其宗教功能在于酬神祭祀,世俗功能在于倾听乡音、联络乡谊,娱乐生活。但戏曲的本质是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表演艺术,在联络乡谊、娱乐生活的功能减弱之后,更要凸显它的艺术品质和文化内涵,这样才不至被商业至上的功利社会所淹没。
“田平说戏”是一个播撒种子,辛勤耕耘却看不到收获的过程,但是如果这个培养观众的工作没有做,以后即使有再好的演出,也没有配得上的观众。而较比培养专业演员、扶持专业团体,这又是一个相对切实可行,所费不多,收效广泛的可持续推动的项目。
戏曲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其生存发展有很多必要条件和客观条件,与社会环境、文化生态、政治气候、经济发展等外部因素有关。台上台下、台前台后的必要条件太多,例如具有专业水准的演员及表演团体,听得懂方言、具有一定艺术欣赏能力的观众群等。因此要满足条件再进行发展是很困难的,只能创造条件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所作为。
此外,一些戏曲团体借助联络所、会馆等平台开办入门课程,以及深入到学校开办欣赏课、工作坊。这些课程重在培养受众的欣赏能力和审美品味,丰富人们的艺术体验,同样是非常值得推广和支持的。观众永远是艺术的土壤,没有观众,没有艺术,艺术的种子要在适合的土壤里发芽生长。
近年来,由于种种机缘,和本地戏曲工作者做过不少访谈,有过一些合作。有关戏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一直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课题。尤其是以此为专业的人士和团体,更是关系他们艺术生涯承继与发展的命运攸关的大问题。
《联合早报》言论版去年12月23日发表庄海宁的文章《探索新加坡戏曲的发展新方向》,引起笔者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