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关键的应是文件中提到的“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这一条。只有大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让符合落户就业城市的农民工本人和家属落户,父母孩子住在同一屋檐下,才能根本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另一份中国妇联发表的调查报告,也显示父母在外对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对他们学习造成重大影响,对中国政府要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不利。该报告突出数个留守儿童的学习难题,例如学习兴趣不足,学校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一般只能体现在学习辅导上,心灵辅导支持欠缺。

另一个是社会问题,目前共有超过两亿农民进了城,一旦大批发给城市户籍,因为农民的教育水平相对低、收入普遍低微,有集体占地营建配合他们经济条件的“贫民房”的风险。像今天的墨西哥市、开罗、孟买等大城市,都各有数百万的贫民窟人口,这是中国政府在努力构建世界级先进现代化大都市形象,最不乐意见到的例子。

文件中对留守儿童提出加强关爱和保护的工作,包括:加强家庭监护的责任、完善农村关爱服务体系、落实县、乡镇和村政府的职责、加大教育部和学校对儿童的关爱力度、发挥社会力量,以及健全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机制。

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受官方重视。2016年的国务院国发13号文件,就针对部分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而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影响社会稳定,列入一项紧迫的国家任务处理。

男童与女童的情感反应不同,留守男童胆子较大,问题也较女童多,上学迟到、受老师惩罚的频率较高,还得警惕他们受不良群体的影响,例如长时间沉迷网上电子游戏等。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较男生低,容易感到孤独、忧郁和焦虑。步入青春期的男女生在学习和校园生活遇到的障碍会更多。

据估计,2013年中国的留守儿童有6100万人,占农村儿童的38%。促成如此众多儿童留守乡镇农村,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批流入城市务工、做中小型生意,以支援城市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增长。二是在1950年代中期创建的城乡二元化户口制,迄今基本维持不变。进城务工农民依然保留农村户口,不能自动享有城市户口的福利和权益,而农民的孩子进入自己务工的城市学校受到诸多限制。

中国聚焦

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首要目的是搞好经济、提升国力和人民的生活物质水平。改革开放初期,自农村人民公社解体,农民分田到户后,协助农民脱贫、进行农业机械化、成立合作社、降低农村人口密度,成了首要任务之一。

今天中国的两亿多农民工散居全国各类型城市,特大型城市务工机会多、薪酬较高,吸引力也最强。流入城市的农民工,男女比率差别不大。据估计,出外谋生的农民,往往是夫妻一起离开农村,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由于夫妻一般都工作忙碌,居住条件差,孩子随行不便,所以好多把孩子交给父母或亲友照顾。

对于入城农民,保留他们的农村户籍,即可在城市发展出现问题时,打发农民回乡种地,在城务工期间又可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包括免去修建大批补贴性质的廉租房安置他们。

根据2016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的调查显示, 留守儿童与父母一年见面四次以下的占43%,超过50%不知道父母在外的工作性质。不过,由于通讯和手机的普及化,留守儿童与父母每周至少联系一次的超过70%。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父母心灵上的关怀是至关重要的。与父母见面次数多和得到关怀,能提升孩童的自尊水平。缺乏陪伴使孩子感到孤独的威胁,影响心理健康。

在城市,因为国库资金薄弱,城市国企普遍冗员低效,基础设施包括学校严重不足、设备质量不高。在这背景下,国家优先考虑的是高效发展城市工商业、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教育水平和培训更多高等教育学员、照顾城市下岗工人和退休干部等等。

中国政府之所以采用这样一个针对农民的“经济融入而社会排斥”的政策,可从经济和社会两个视角来诠释并理解。

政府尽管有充分的理由,但留守儿童就成了牺牲品,虽然这个现象可以说是过渡性的。2016年2月,中国国务院针对留守儿童印发的文告指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在这阶段性期间,治理和管理好留守儿童的难题就成了一个大挑战。

受调查的对象中,14岁的初二生问题最显著,其中有60%以上表示他们不想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或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这表示学生的专注力出现了问题。最近十年来,由于政府增加对乡区学校的支助、外出父母收入增加,留守儿童低龄寄宿比率随着上升,有少数学校甚至出现一年级就寄宿学校的现象。据了解,因为农村偏远地区一般管理辅导不到位,学生生活单调,寄宿学校一般也不能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要求。

作者是贵州财经大学前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