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来看,自杀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集体面临的社会问题。这并不是在为每一个自杀案寻找他人责任,而是反思自杀背后复杂的社会因素。

在美剧《十三个理由》中,主角汉娜自述自杀的13个原因,其中提到她的同学和家人。这部剧的核心信息是:自杀不是个人问题,而是家庭和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

预防自杀刻不容缓。每个国家都应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下,建设全国预防自杀策略,统筹各部门的合作。公众也可以通过bit.ly/sgsuicideprevention,为预防自杀的民间倡议,贡献力量。

健康状况、社交关系、工作环境等因素交织,可能导致自杀倾向;而自杀作为非正常死亡,给死者亲友带来阴影,也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据美国一项研究,每个自杀案平均影响135人。

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自杀的宣传,尤其须要加强。在受害者有罪论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下,自杀的去污名化工作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尽管社会在去污名化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仍有部分人将有自杀倾向者视为弱者,甚至认为自杀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实际上,精神上的绝望可能如同濒临死亡的病理特征一样严重,网络上的激烈言论往往无意间加剧这一问题。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有许多参与者,各种社会关系都塑造着我们对生命和未来的认知。青少年时期,父母、朋友、老师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成年后,伴侣、雇主、同事等进入我们的社交网络。从宏观角度看,网络环境、媒体报道、国家发展与政府政策等因素,也深刻影响着个体对自我的感知。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暴力、言论激化和人肉搜索等行为,可能给人带来严重创伤,甚至导致自杀。

民间组织“心理健康关乎你我”(SG Mental Health Matters)在世界预防自杀日(9月10日)发布《预防自杀白皮书》,首次提出全国预防自杀策略的行动框架。这份白皮书汇集多方意见,展示民间对预防自杀的高度重视,也引发我对自杀问题的思考——自杀,为什么可以算是国家大事?

(作者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新加坡学生)

尽管自杀倾向与个体心理状态紧密相关,预防自杀的责任却不仅仅是心理卫生机构的任务。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预防自杀须要社会多部门协调合作,包括医疗、政府、公司、司法等领域。

这种合作须要科学研究与人文关怀的结合。自杀率不仅是一组统计数据,更关乎每一条生命。在分析数据时,须深入挖掘背后的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只有全面分析,社会各机构才能制定有效的紧急应对、早期预防和对死者家属的关怀方案。

预防自杀的工作应当上下游齐头并进,尽可能在“最后一根稻草”出现前,挽救更多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