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新加坡推行以英语为主、族群“母语”为辅的双语教育政策,对国家经济发展和族群团结卓有成效。60年的努力使英语成为第一语言,未来“母语”可能会变得像熊猫一样珍稀。这种状况是否符合当局的初衷?
作为以能说双语为豪的新加坡人,在庆祝建国100周年时,希望新加坡人的“母语”是什么?
(作者是新加坡社科大学中文系学生)
与封闭的工作场所相比,公共设施如交通工具、医院和商场更像是我们接触社会的小窗口。在这些地方,我们常听到不同年龄和种族的人用各种声音和语言表达情感和生活日常。两种声音尤为突出:一种是老人家,由于听力退化而大声说话;另一种是幼童,他们尚未学会控制音量。无论如何,这些声音都是以母语发出的,不论是英语、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还是各种方言。
今天,新加坡的婴儿最早说的词汇往往是“mummy”或“daddy”,这与种族无关。学校从小学到中学的教育体系以英语为主,母语仅为辅。小学教育中,母语的比重最多只有两成半,中学阶段更低。
现在,虽然华语仍然被称作母语,但它实际上已成为第二语言。鉴于英语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所有族群的母语正面临越来越小的生存空间,甚至可能消失。
什么是母语?从字面上理解,母语是母亲说的语言。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母语又称第一语言,是一个人出生后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语言。”简言之,婴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甚至在胎教中熟悉的语言,就是他们的母语。这个语言由主要照顾他们的母亲使用,因此母语也代表早期的语言环境。
在新加坡这个华人占七成的城市,有着悠久的移民历史,最早的移民,闽、粤、琼三地来得最多,所以年过60岁的人多说这些地方的方言。
1979年,李光耀先生发起的“讲华语运动”,推广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华语”,成为华族的主要母语。然而,1987年,在最后一所华校关闭后,母语的重点逐渐倾向英语。
维基百科指出,在启蒙教育中,知识依赖于母语传授。对于掌握多种语言的人,母语以外的语言称为第二语言。华族母亲的华语不好,无意中将英语作为主要语言,使英语成为幼儿接触的“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