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多年来一直推广讲华语运动,现在学华语的热潮如火如荼,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补习学校竞争因而越来越激烈,甚至有补习中心从一年级便开设华文作文班,报名学生也不少。作为一名有20多年华文补习经验的老师,我发现学生在作文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表达不清楚,语句不通顺。

首先,家长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说规范句子,而不要过多地使用婴儿时期的“儿化语言”。例如,叫孩子吃饭尽量说:“现在是吃饭时间了”,不要说“吃饭饭”、说“你要吃糖果吗?不要说“吃糖糖”。

我经常在教学中,把写作文的过程,给学生打比方为建房子。建房子前必须先设计一张建筑图,确定是什么风格,结构怎样布局,然后是做好各部分的细节。同样,写作文前必须有一个框架,确定中心思想,然后情节的描写要细致,语句表达要流畅。在这个过程中,表达能力最能体现语言的基本功是否扎实。但这方面不是仅靠老师讲解、灌输就能有效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须要经过日积月累的语句训练,形成良好的语感。

再次,对一门语言而言,语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谓语感就是一种对语言的敏锐和直觉感知能力。阅读是培养语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阅读习惯一旦养成,获益无穷。比如:在华文试题中,中学的选词填空一直是大部分学生的一个难点,十道选词题错七题以上的都是常态。因为词语的意思大都非常相似,即使学生了解词义,也很难选出正确答案。所以做这类题,通常那些语感较好,阅读量多,词汇量丰富,熟悉各种词语搭配的学生,便可以凭直觉选对词语。

儿童的语言吸收能力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只要按照正确方法训练,便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作为一门语言,要如何从小打好基础呢?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语言运用的本质就是听、说、读、写。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超强模仿力。因此儿童学习语言的模板非常重要,如果这个阶段儿童能多听规范性的语言,从小就会养成习惯使用语法正确的句子。要如何培养这种良好习惯呢?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急于求成,一步一个脚印打好语言基础,才是硬道理。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虽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关键在于起跑时应该怎么跑,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思。

很多学生认为,在作文中多用好词好句就能写好作文,其实不然。如果学生写的语句,不能清楚完整地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述出来,即便是作文中运用大量的好词好句,也只不过华丽词藻的堆砌,并不能真正为文章增色。

其次,在生活中,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做语句扩充训练。比如:从“我吃苹果——我要吃大苹果——我要吃红色的大苹果——我要吃红色香甜的大苹果”。这样在简单句中慢慢丰富句式,经过不断的训练,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不断提高使用复杂句的比例,表达内容也会更丰富。这么做同样也为孩子的口语与写作能力,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