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在中学和高中有DSA,难道高等教育就没有这样的选项?新加坡的教育制度难道还是如此刻板和按部就班?大学教育是通识教育,应该更加多元化,有更加包容的学习氛围,难道不认为在一个科系、班级里有多元化的生源,比起大部分是高中上来的学生更好?看来本地大学的生源考虑与政策,尚有很大的检讨空间。

女儿参加中国大学的笔试和面试后,于年初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且还有减免学分,这时候新加坡大学的申请窗口也打开了,新加坡社科大学的中文系,在申请截止日期还没到,就拒了我们的申请;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也在四、五月发邮件说申请不成功,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我女儿最后应该是去中国大学上汉语言专业。本科后的硕士申请,会让本地大学看上吗?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国家意识和认同会不会因为长期在国外后变淡?正如我同学的孩子上不了本地大学医科,到澳大利亚当医生后就再没回来过,值得深思。

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是实习,因此我们在去年底就开始准备她的申报大学所需的材料、考汉语水平考试(HSK)、收集历年的获奖证书等等,并在年底开始先申请中国大学的汉语言专业。

也许有些人和我们一样,是从中国回来的新加坡人,我们这次的经验可能对他们有一些提醒,这当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所谓的“退籍”。很多人跟我们一样,认为一出生就申请到新加坡公民,那孩子就是新加坡公民,错!如果孩子在中国诞生时,父母其中一方是中国国籍,即使没有申领中国护照、没申报中国户口,孩子依然还是拥有中国国籍,必须去申请退籍,拿到退籍证明才算告一段落。

我女儿申请的中国大学当中,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都只认退籍证明才可以申请。幸好还有其他排名前十的大学可以接受申请,只要求申请者在毕业前有退籍证明就可以。退籍申请不就是递交申请就完事了?错!我们跑了几次驻新加坡的中国大使馆,被告知从申请到拿到证明书,需要一年以上!20几年前我从马来西亚退籍成为新加坡公民,在马国领事馆办手续,在递交表格后几小时就拿到证明。

我和两个女儿都是新加坡公民。我女儿一直对中文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中学才从中国转回新加坡就读,O水准的英文只考获D,除了无法上初级学院,也无法申请义安理工学院的中文系,只能去工院修读科学院系的课程。我们原本的设想是工院毕业后,曲线申请大学的中文系,但事实证明这是比较天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