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必须深入人心,成为共识。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重视生命。法规更严密,科技监督智能化,教育宣导奏效,舆论压力汇聚,使暴力行径难以为继,动物权益得到维护。这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
虐待动物背后的成因十分复杂,涉及经济压力、教育缺失、法律漏洞、科技不足、舆论缺位等诸多方面。
政府可从四个层面入手加强管制:首先,完善相关法律,加大处罚力度以严惩虐待行为,同时加强执法力度。其次,运用科技加强监控,构建智能化的监控网络,有效掌握信息,及时揭发和制止虐待行为。再次,加强各类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认知,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将保护动物的意识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中,并利用媒体宣传保护动物权益。最后,关注社会环境与心理健康,营造温馨和包容的社会氛围,开展心理辅导,帮助有需要的人渡过难关。
根据新加坡防止虐待动物协会2023年的调查,动物遭到虐待的问题日益严重,相关案件数量大幅攀升。去年发生的虐待案件增加了近80%,创下11年新高。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是许多动物遭凌虐。它们或被主人殴打、被扔下楼摔死,甚至活活烧死,种种残忍手段无不令人发指。
经济压力常会使人产生负面情绪,经济能力直接影响饲养动物的条件。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也会导致一些人把怒气发泄在动物身上。道德教育与法律宣导的不足,导致部分人轻视动物的生命,而正确的认识和态度须要从小培养,但目前学校及社会对此重视不够。此外,动物保护法规仍有漏洞,处罚力度轻,造成一些人抱有侥幸的心理,铤而走险实施虐待。执法与监管也须加强。最后,科技运用不足导致难以掌握虐待行为的证据,而且舆论尚未形成足够压力,公众须进一步重视这个问题,积极参与监督。
我们也要推广社会共治的概念,通过学校将动物权益保护融入德育教育,组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成为动物之友。政府有引领社会风气的责任,通过媒体开展宣传,提升公众爱护动物的意识,举办论坛听取民意共商对策。企业有实践社会责任的义务,可以通过捐赠支持动物保护组织。公众可发挥监督作用,对虐待行为予以谴责,形成正面压力督促相关部门采取行动。
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生命权和动物权益遭到严重践踏,动物本应像人一样拥有生存的权利。二、社会道德出现倒退现象,人们的同理心和善心出现缺失。三、暴力作为一种社会毒瘤正在蔓延,并危及更多弱势群体的安全。动物遭虐待的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必须引起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