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联合早报·交流站·青年视角》于11月15日刊登的左宸宇读者投函《应谨慎思考教育改革》,我们深有感触。他对“考试”所做出的多角度、多维度评析令人赞赏。对此,我们也想分享关于教育改革的看法。

由于目的过于明确(即考高分),行为有用与否已被“明码标价”,形成“学这些有什么用反正不考”的想法,对于考试范围之外的内容,学生根本不会有兴趣和花时间去了解,而对学习产生向往,就更无从谈起了。这不仅剥夺了学生学习的机会,更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为更好地了解教育改革的目的,应先理解何为教育。教育包含许多复杂的模式与规范,其中有侧重考试的“应试教育”与关注人格发展的“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常因死板的答题框架、填鸭式教学、单一的教育目的引发争论。但应试教育的严格规范所带来的评判标准统一化,避免了个人主观意见对成绩评定的影响。这可保证公平性,增加考试证书的可信度与价值,进而提升教育在社会中的普及。这对依赖人才资源的国家,不失为一种筛选人才的高效策略。

也许有人会认为,考试范围不允许创意是为了保证公平性,且考试之外学生仍有很多机会发挥创意。但试问,无法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活动,对于应试教育来说又有何意义?因此,应试教育很有可能磨灭学生对学习的热忱与好奇心。

但应试教育也有局限。首先,应试教育很可能妨碍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将学生引入“思维死胡同”。统一化的评判标准,对有差异的答案接受度较低,限制了学生答题思路的多样性,和从不同角度解析问题的可能性。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创新被定性为铤而走险的危险行为,而死记硬背却是保障高分数的不二法门,那创新究竟有何意义?

教育部所做出的教育改革,是从应试教育过渡到更注重全面人格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使教育摆脱考试的束缚,迈向育人的宏大愿景。学习的乐趣不应只来源于获得好成绩后的激动,更应来源于探索新知识后的喜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