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拥有百年历史的《联合早报》,能继续保持公信力,服务全球华人世界,业务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当天出席的嘉宾众多,午宴的潮州菜肴也美味可口。不过,重要的是,早报的高层人员和在场嘉宾们坦诚直率交流,让大家宾至如归,也让我们更清楚早报眼前所面对的各种挑战与压力。正如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李慧玲社长所说的:“同事们都拼了四分之三的命,就是为了坚守着这份报纸。”

《交流站》版位一向来非常珍贵,不应成为投诉者或媚世者的空间。我从1990年代就开始投稿给《联合早报》与《海峡时报》,秉持的原则是只要我的看法与意见不损害到新加坡的核心利益与价值观,那我就问心无愧。如果有读者因为读了这些文章而受益,那对大家肯定是一件美好的事。

一位早报读者朋友曾告诉我,每天看早报时,他会花比较多时间细读《言论》与《交流站》的文章。他说,网络和手机应用上的信息,不可信的内容越来越多。在新闻方面,我们却有很多管道可以获取信息。因此,我希望早报能够增加《言论》和《交流站》的版位,并鼓励更多本地学识丰富的读者,对我国当今社会的各种课题,提供真实、积极和有建设性的意见。

这次难得的作者交流会,也让大家有机会一睹许多作者嘉宾们的庐山真面目。有趣的是,同桌的早报助理总编辑郭丽娟说,她和她的同事,看到我的名字,还以为我是位女士。

早报总编辑吴新迪的致词,也让在场的作者们受宠若惊,没想到我们的意见和观点,加上早报的公信力,竟然是吸引无数读者阅读早报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从中学开始就阅读当时的《星洲日报》,那已经是5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时代已完全改变,在目前这个手机引领的年代,买报纸看新闻的人越来越少,但是,这并不代表关心本地社会的国人也相对减少了;相反的,据我所知,这些读者的数量还依然很多。

感谢《联合早报》的邀请,让我有幸参加7月23日的“早报百年报庆专栏作者交流午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