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最困难的还是对国民的教育。许多人虽意识到环境正遭到破坏,可还是无动于衷。政府还须继续努力宣导、教育、培训,并且诉诸罚款或劳改。我们更有义务配合,做好环保,免得殃及后代。

或许市镇会应该和清洁管理公司进行分析和规划,安排晚班的清洁工妥善将垃圾分类,处理好哪些可以再循环,哪些是必须尽快清理的垃圾。每天的垃圾量和所需要的清洁工人数都要计算好,同时也要考虑聘请的清洁工的岁数和他们的能力,才能好好培训,和分配适当的工作,更科学地管理垃圾中心。

其次,如何积极与商家沟通,鼓励他们接受培训,预先把垃圾分类或减少不必要的包装。餐饮场所如何更有效处理碗碟的归还,探讨如何在政府资助下投资添置厨余处理机。此外,针对食肆碗碟归还和清理的流程规划,有些收集处的设计,完全不符合用餐和清理的有效性;有些只聘请少量的乐龄清洁工“满场飞”。政府理应更有效地提供协助,提供碗碟归还计划的统一咨询和培训。

近期针对食肆、住宅区和商场的公共环境清洁卫生,在报章上引起许多关注。《联合早报》4月4日刊登《公众对食肆卫生满意度下滑至82.7%》一文,报道了新加坡管理大学的一项调查结果。

首先就商场而言,商店一般晚上打烊后才把垃圾送到收集站,清洁工人把垃圾堆放在一处就下班,一直到隔天早上10时上班后才开始清理,垃圾车约11时来收集垃圾。从晚上10时到隔天早上10时,这12个小时正是老鼠横行的时段。隔天垃圾中心一片狼藉,清洁工尚未清理,垃圾车已到来收集,清洁工尚未来得及处理的垃圾可能会遗留下来,这样周而复始,垃圾中心永远都无法完全清理干净。

我们必须针对这些场所的公共卫生情况进行更科学的管理。例如,了解休闲场所和食肆的人潮高峰时段,垃圾量和清洁工的比例,垃圾车收集垃圾的时间和趟次等;以及商家和国人应如何积极配合公共卫生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