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是一种医学诊疗方法,强调的是应用完善的设计和研究的证据,将决策最佳化。它的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应尽量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医生开的药方,制定治疗方案或医疗指南,政府机构制定医疗卫生政策等,都应根据现有的、最好的研究结果来进行。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的意思是“遵循证据的医学”,也称实证医学,香港和台湾译为证据医学。创始者是已故加拿大籍美国人萨基特教授(David Sackett)。他是著名的临床流行病学家,率先把循证医学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来确定病患的治疗措施”。他的名言包括:你在医学院获得的知识,有一半是不对的。
中药材种类繁多,有“君臣佐使”之分,即:君主、臣僚、僚佐、使者,说明各味中药的不同作用,这是方剂学的术语,是药材配伍的基本原则。由此可见,中医理论不乏创意,许多医家都曾探索和分析物性和药性,不应被视为胡思乱想或乱搞,内行人配合医术和经验就懂其门道。
有不少人认为中医学“不科学”,虽然很多中医药的治疗在临床上都证明有效,但人们的“不科学”印象依然根深蒂固。不容否认,一些中医师或许医术不精,导致治病无效的现象发生,这就是所谓的“江湖医生”。王乙康提出“采纳循证医学”的建议,不论对中医或西医都是好消息,这有助于病人少花“冤枉钱”,也能缩短病人受苦的日子。
中医治病有“八大疗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以“汗法”为例,此法也称为解表法或解肌法,它应用发汗解表的方药,达到逐邪外出,解除表证的治疗方式。中医治病还分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是用植物、动物、矿物等当药材,制成中药汤剂,而外治法包括针灸、艾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放血等。经络和穴位是玄妙和抽象的名词,对中医疗法却很重要。
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有显著的区别。传统医学以个人经验为主,医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配合高年资医师的指导,以及教科书和医学期刊零散的研究报告为依据来治疗病人。
从中医学采用的治病“招数”来看,要逐一验证它们都有科学根据,最终知其所以然,用意肯定是正确良好,但也难免旷日持久、前路漫漫。无论如何。有个开端总是好的。
最近,卫生部长王乙康在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第十届会员大会暨2022年世界针灸学术大会上致辞时建议,要促进中西医相辅相成的作用,建立更能持续的医疗体系,新加坡可采纳循证医学,客观证明中医疗效,提升监管制度,将医疗体系转向预防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