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教育部再将三山学校、布莱德小学及西湖小学并入大巴窑8巷的大智小学,从此三山学校的校名也消失了。
在举办全星华校运动会的年代,三山的运动员是名列前茅的,可以说它是当年的一所名校。
最近三山校友会举行庆祝成立25周年晚宴,并出版内容充实的纪念特刊。
回忆我在南华女校念初中的那三年,曾与三山的学生穿过总督府旁的小径上学,小径的入口处有两个辜加兵站岗。这条小径在上午7时至下午6时开放,让学生可以走捷径往返校园。
搬迁后的新三山学校发展得并不好,不像从前的三山学校那么优秀。
校址在苏菲亚山丘的三山学校毗邻总统府(旧称总督府),也与昔日的南华女校为邻。三山的校园颇大,校舍充足,设备完善,曾经有过2000名学生的记录,有多辆校车载送学生上学及放学。
尽管不再年轻,舞台上的表演者,不论是唱歌、相声或乐器演奏,个个都中气十足,青春焕发。我最欣赏那几位呈献《萤火虫》舞蹈的女校友,她们在别出心裁的舞衣衬托下,宛如一群少女表演萤火虫的舞姿。
三山校友为何个个都是乐龄长者?原来坐落在苏菲亚路的三山学校已经在1980年停办,难怪出席晚宴的校友和前教师都不再年轻。据校友说,参与筹备工作和表演的校友都在60岁以上,有些甚至是90余岁的老校友。
我曾参加华侨中学与中正中学校友会举办的周年庆典晚宴,他们都有老中青的脸孔。
随着政府推行以英语为主的全国统一教育源流的政策之后,许多华校面临重大的冲击而停办。三山不能例外地面对严重的考验,到了1981年颇大的校园只有百余个学生。
三山学校是福州会馆主办的学校,会馆以福州市内的三座山——于山、乌石山和屏山代表福州而取名。
据说,为了这场庆典节目,表演者都经过20多次的排练,这不是每个乐龄人士能够承受的考验,可是为了三山母校,他们没有怨言,积极排练。
福州会馆很无奈地接受三山学校与其他学校合并的安排,于是搬到了大巴窑。福州会馆捐了10万元以延续三山学校的校名,改为政府学校。
三山学校的消失只是冰山一角,当年许多先辈辛苦创办的华校,在语文政策下走入历史,回顾这段历史,怎不令我们这群老华校生悲伤?
校友会的会龄很轻,可是一眼望去,出席者几乎都是乐龄长者。虽然他们的年纪稍大,但都神采奕奕,谈笑风生,似乎忘记了他们离校已经几十年,青春的心态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