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个父母会说“孩子不孝顺,不好学,不安分守己”无所谓,也没人会说道德教育可以丢弃没关系。如果华文不再对这些价值观负责,那这工作该由谁去做?

敏雯提到了海外生动有趣的华文网课。我完全同意,这样的教材一定能提高孩子学华文的兴趣。只是,假设上完网课后一样要交功课,要听写默写,孩子还会一样乐在其中吗?华文的困难更多在于认字和写字,营造良好的氛围是重要的,但只有拿起笔来实干才能看到成绩。因为认字的困难,一般学生认得的华文字不多。结果是,心智早熟的他们看不下“动物园游记”这类简单的文章,却又看不懂《傅雷家书》这种有深度描述的书。

这样的结论有讨论的空间。在孩子一打开电脑手机就接触花花世界的今天,不能专注学习,要求更活泼有趣的教学,都是每个科目所面对的挑战。只是,原本处境欠佳的华文面对的问题更多。

华文版的哈利波特啊?对不起咯,我看英文的比较快。

还有“家”,屋顶下养豕(猪)才是完整的家。这是因为古人打猎捕食不是次次有收获,因而在屋子里养猪备食,以防饥饿。这是鼓励储蓄,居安思危的体现。

有啊,以前的小学有“好公民”,现在则有“好品德,好公民”,那还不足够吗?我们还是不要自欺欺人,不必考试的科目是不会有人重视的,补习中心补英文补珠算补科学,就没见过补品德的。现在小学生早早接触社会,都懂得哪些是“政治正确”的答案,在老师同学面前演演戏还不简单吗?

不幸的是,大道理谁都不喜欢听,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尤其抗拒。还清楚记得,10多年前我在自己孩子读中学的时候,尝试跟他谈些社会课题,试图“暗地里打包”一些正确的价值观在里面,孩子就不客气地点破“不要跟我说大道理”。

很多华文字原本就起源于人际关系,例如“孝”这个字,在甲骨文就有“老人在上,子在下”的图像,表示儿孙搀扶老人。学生在学这个字时,一并学到孝道是很自然的,知道这个字的由来,也有助学生牢记它的写法。

《三字经》也不乏“玉不琢不成器”等劝人学习的道理,成语谚语就更多了。

再回来看,华文枯燥完全是因为传统包袱的原因吗?看看现在小学生的作文,出门野餐天气要不“风和日丽”,要不“乌云密布”,生气了一定“火冒三丈”,哭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些句子完全沾不上传统,但读起来就像看到一个长袍马褂瓜皮帽的老头子在摇头晃脑。

很好奇,一篇堆砌“好句”的作文,和一篇句子通顺但没有“津津有味”的作文,哪一篇会得到多一点分数?没有头绪的家长必然会选择堆砌“好句”,死背数十个句子不容易,但还是比融会贯通一种语文容易。

华文报前记者李敏雯于5月10日在《联合早报》言论版写了关于孩子学习华文的困境。她认为现在学校的华文课程枯燥,导因是华文背负了很多历史包袱。

虽然很多传统故事的确不合时宜,像二十四孝里吴猛恣蚊饱血,说给小孩听徒添笑柄,但中华文化还有很多是值得传承的。华文兼负传授尊老爱幼等传统价值观之责有它的历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