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超过10年的小股东,这计划在我看来像是逆境求存的好方法,把被风雨摧击到半生不死的主干移植到另一片土壤,让已开始萌芽的枝干开枝散叶,可能还会使股值有成长的空间,至少值得一试。可是,作为一名退休人士,眼看股价隔天就跌超过15%,什么时候可以回本,真的堪忧,对公司这几年的表现也确实失望。
当然,这1亿1000万元的前期资金之后的运作模式,才是人们更关心的。无论是私人或公共资金的投入,如何保持媒体业务的独立性尤为重要,也会是新公司管理层的大挑战。相信大多数国人会同意,就新加坡国情而论,保持今天的标准,应该可以接受。
另外,当副总理王瑞杰宣布他不当第四代领导班子同侪之首时,这等国家大事《早报》社论要隔了两天才评论,在信息交流这么发达的今天,如果是慢三拍,编辑部的效率确实可以加强。当然,这些或许是编辑方针的考量,但如果读者因为没有这方面的信息而转入其他平台,这会不会造成潜在的读者流失?
从一个新加坡人的角度来看,报业控股把媒体业务转入一家非营利的担保有限公司,投入共1亿1000万元的现金与资产作为其前三四年的营运本钱,让媒体业务不会在自由市场下被淘汰,继续保留及传承本地独有或需要的新闻传播方式与价值,让国人有一个值得信任的媒体,这重组计划是正面的发展。
上星期,新加坡报业控股公布了媒体业务重组计划。
当然,上述两例只供参考,因为如何应对外在环境的改变确实不易。希望此文可以抛砖引玉,引发更多建设性的讨论。别忘了,什么运营模式都需要读者,但读者是有选择的,而且读者的流失会有其恶性循环效果。对我而言,每天一早到楼下开信箱拿《早报》还是我坚持的例行公事。
但是,作为一名读者,个人觉得这次事件的发展好像也提供了《联合早报》自我检验其报道方式的机会。无可否认,这次记者会上公司总裁对记者提问的激烈反应,网站几乎刷爆了屏,内容也不是小事,可是《早报》只字没提。当然,对领导人的尊重是儒家的传统,但这事件可以只是简单的社会新闻花絮报道,根本无须评论。加上坊间对这事件的意见几乎已经一面倒,《早报》这次可能会给人顾虑太多的印象;日后如有私人资金投入新的担保有限公司,类似顾虑岂不是更多?
蔡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