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但难免让人感到唏嘘,怀念过去那种简单而温暖的社区关系。昔日的甘榜精神,代表着邻里之间的信任、互助和共存。当时,家家户户都保持紧密联系,邻里之间通过对话、理解和宽容解决问题。如今,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疏远,邻里之间的基本沟通都变得困难。
法律应当是最后的选择,只有当无法通过共识和沟通解决问题时,才需要法规的介入。法律可解决表面冲突,但唯有重新找回那份甘榜精神,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才能真正实现长久的和谐共存。正如国家发展部社区事务署高级司长(运作)叶耀承所说的,社区关系处只是邻里和睦解决纷争的一个环节,不能取代邻居之间建立联系和频密沟通,若每次发生邻里纠纷都得由政府介入,不但难以持久,对培养社区和睦精神也没有帮助。
噪音问题是邻里纠纷最不易化解的。在上世纪80年代,晚上11时过后播放的电视节目会提醒人们降低声量,如今过了凌晨1时,组屋楼下的篮球场还有人在打球。冠病疫情期间有关邻里噪音的反馈急剧增加,至今仍未恢复到大流行病之前的水平。今年上半年,与噪音有关的反馈每月多达2160起。社区关系处日后可在受影响单位或走廊安装噪音传感器,以收集有关噪音源头、时间点和强度等证据,然而每个人对声音的敏感度不一样,听觉过敏者对常人几乎听不到低分贝声响也会觉得困扰,有时候需要专业帮助的不一定是被投诉者,而是投诉者本身。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越来越国际化,社区中的文化多样性也在增加,这丰富了我们的社会面貌,但也造成不同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摩擦。邻里间矛盾增加可能是外来人士还没有完全适应或理解新的环境和规则。除了法律约束之外,教育和社区交流同样重要。政府与社区组织可以办更多文化交流活动,让居民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建立理解、宽容和尊重的共识,是减少矛盾、促进社区和谐的关键。
政府准备修订邻里纠纷解决法令,预计今年将提呈国会一读,以更有效解决严重噪音和囤积物件所引发的邻里纷争。根据文化、社区及青年部,连同律政部和国家发展部星期一(8月12日)发布的联合文告,政府将成立一个新的社区关系处,授权它介入调查邻里纠纷,通过发出禁止令和申请庭令制止骚扰行为。
不论是住在组屋或私人公寓,互相尊重才能维持和谐的邻里关系。在高密度居住环境中,每个人的行为都可能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对自身行为如何影响邻居生活更有意识,而这种意识的缺失,可能是生活节奏加快和压力增加,令人不再去关注身边的人;但这也可能是文化差异的结果。
日前在武吉班让一带的组屋,有住户在单位外的走廊用火炭烧烤,味道浓烈、烟雾弥漫,据说已不是第一次,结果有居民报警处理。法律并未阻止人们在组屋走廊烧烤,但住户没有考虑到对邻居造成的不便与火患风险,确实不够敏感。然而,报警的居民若先尝试与相关住户沟通,或许就无须惊动警方,而闹得不愉快。
邻居之间可以和睦共处最好不过,但面对一些造成严重滋扰,或构成安全威胁的顽固邻居,或许真的需要有力的执法、较强硬的手段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邻里纠纷解决(修正)法案一旦通过,将赋予社区关系处执法权力,不服从调解指示者可能面对罚款和坐牢的处分,严重滋扰者的组屋甚至可能被收回。但如果真的走到这一步,那是非常可悲的。若能从一开始好好沟通,各退一步,邻里间许多纷争可以大事化小,没有必要因为噪音、二手烟、杂物阻道等引起的纠纷采取法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