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入驻新加坡的跨国企业多达7000家,显示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及群集效应。我国的政治稳定、高素质的劳动队伍,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外国投资者经常提及的优势。新加坡致力于成为可靠的商业、创新以及人才中心,以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入驻,并以此为基地,服务东南亚市场,包括供应链和总部职能。

经济发展局发布的年度投资数据显示,我国在2023年获得12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承诺,比2022年的225亿元锐减超过四成。不过,这数额仍然超出经发局所设定的80亿元至100亿元的中长期目标。此外,我国同期吸引的业务总开支(包括租金与工资)达89亿元,比2022年的62亿元高,也超出经发局所设定的50亿元至70亿元目标。

除了周期性的因素,全球地缘政治与经济秩序出现结构性的改变,影响投资资金流向,也使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面对更严峻的挑战。

其次,大国推行具有高度保护主义色彩的工业政策,通过巨额补贴高端科技产业,吸引跨国企业投资。这颠覆了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分工的经济秩序,并加大新兴经济体在吸引高端投资的难度。

然而,全球地缘政治矛盾加剧,高端产业将成为大国工业政策保护的行业。来自全球的外国投资可能放缓,并更加集中在地缘政治立场一致的国家。在这个趋势下,新加坡有必要发展成为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一环,以加强它对外资的吸引力。同时,对于鼓励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利用“新加坡品牌”的优势产生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以减轻对外来投资的依赖程度,恐怕也是必须下功夫的地方。

经发局主席方章文指出,在2023年“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新加坡仍然吸引到相当大的投资额。不过,国际环境不稳定、争取外资的竞争加剧、不少区域面对增长放缓与通货膨胀压力,再加上我国的营业成本上升以及资源的局限,令他无法确定今年是否能够取得更高的固定资产投资承诺。

经发局指出,我国今年将加强吸引四大领域的投资,包括数码与人工智能、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医疗保健,以及宇航。这些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并有助于我国朝向更高端的产业发展,并为国人提供更优质的工作。

虽然美国的通胀有放缓迹象,市场也期待美国联邦储备局减息,但是地缘政治紧张的局势此起彼伏,因此供应中断导致的通胀可能卷土重来,压缩央行减息空间。另一方面,目前的利率居于高位,即使减息也难以显著地降低借贷成本及提高投资意愿。

为了提升半导体产业的技术能力,中国、美国以及欧洲国家相继出台财政补贴措施,不仅资助本土企业,也软硬兼施吸引外国科技巨头的投资。半导体行业巨头台积电就耗资400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先进的晶片工厂。创始人张忠谋在出席移机典礼时有感而发,指地缘政治彻底改变了半导体制造商面临的处境,“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几乎已死”。

首先,利率急速上扬,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回到低利率时代。高利率推高企业借贷成本,也引发经济衰退的隐忧。不少企业展延扩充计划,并且纷纷裁员以削减成本。利率高企也使起步公司在融资上面对困难,拖慢了产业的发展步伐。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在去年的五一劳动节集会上也指出,国际投资流向正在发生变化,以往新加坡受惠于外国直接投资,但近年地缘政治导致外资流向有变。他举例说,德国为了吸引美国晶片制造商英特尔的投资,提供相当于100亿新元的补贴。他指出,新加坡无法参与这类需要大量资金的竞争。

另一方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针对跨国企业推出的最低15%税率框架,可能影响我国税务优惠的吸引力。目前,新加坡的公司税率为17%,但企业在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享有更低税率。新框架的15%最低税率,可能使一些外资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