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13人反牟利委员会的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刘燕玲强调,商家不能以消费税为借口,趁机调涨物价。委员会一旦接获消费者举报并查证属实,无良商家的商号将公布在黑名单上,关注重点会放在本地家庭经常消费或使用的日常用品。本地物价上涨趋势不见缓和,公众担心部分商家趁火打劫,委员会适时表态,诚属必要。与此同时,确保市场正常有序运行,买卖双方保持基本互信,才是兼顾各方利益的长久之道。

问题的症结,恐怕还在于全球通货膨胀。这不是反牟利委员会所能够解决的。我们须担忧的不在于少数无良商家哄抬价格,而是大部分商家迫于成本压力而涨价。这一现象已经逐渐出现。委员会保护消费者利益理所当然,同时要避免正当经营的业者哑巴吃黄连,最终被高涨的成本挤出市场。消费者也须对提供服务的业者持同理心,勿轻易投诉而导致整体经商环境恶化。买卖双方的基本互信,也是社会凝聚力的组成部分,切莫因一时不忿,破坏了这宝贵的公共资产。

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必须维护,而众多为民生所需提供服务的商贩的合理权益,同样也得获得照顾。通货膨胀不仅意味着民众的生活费上涨,更意味着做生意的成本增加。国际石油起价推高了运输成本,国际粮食起价更直接影响餐饮业者的开销。对于在小贩中心、咖啡店小本经营的摊贩,因为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尽管面对成本压力,大多都不敢轻易涨价。他们的苦衷,应当得到理解和关注。

2022年3月18日

因此,委员会处理举报的过程,以及判断牟利的标准,就必须公开透明。由于消费税调涨已经延迟落实,用它作为涨价理由的商家当然就要被调查。除此之外,各行各业的成本结构大相径庭,对于利润的预期不尽相同,定价的决定参杂不同考虑,如何认定加价合不合理,本身就是个问题。此外,自由市场的买卖纯属自愿,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还是有的,只要不是寡头垄断,就很难有所谓的不合理涨价。委员会的工作,因而不无挑战。

对于少数的害群之马,公众理应举报,委员会也必须调查,若投诉属实,通过公布商号的做法,的确存在威吓效果。但本地市场大体自由竞争,特别是关系家庭所需的食物和日用品买卖。除了极少数特殊例子,商家恶意加价牟利的空间其实不大。由于国人长期把高效率视为理所当然,养成了及时反馈的习惯,还被戏谑为“爱投诉”,委员会在这方面或许也须审慎,避免无心或恶意的举报,为正当经营的商家带来不便甚至麻烦。

有鉴于此,面对连年财政赤字的政府在倾听民意后,决定推迟消费税调涨的时机和步伐,分两年落实;同时推出相应援助配套,减轻中低收入家庭的压力。在这个艰难时期,如果无良商家借机哄抬价格牟利,自然不容于社会大众,当局及时且高调的介入,阻吓任何浑水摸鱼的企图,有助于缓解公众对于生活费上涨的焦虑。

如同一场完美风暴,通货膨胀因近年各主要央行偏好扩张性货币政策、全球冠病疫情和供应链中断已经到来。突如其来的乌克兰战争更是雪上加霜,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遭西方制裁,推高了世界能源价格,加重物流运输成本,也导致百货价格水涨船高。粮食生产大国乌克兰面对强邻侵略,一方面停止粮食出口,另一方面也打乱了下一年的生产。全球粮食期货价格已然节节攀升。这双重打击,必然冲击民生的“食”和“行”两大项,进而间接波及方方面面。国人因此必须做好心理准备,接受物价上涨的困难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