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四,超级台风“雷伊”登陆菲律宾,以195公里时速,横扫中部和南部;在中部岛屿省份,阵风时速最高达290公里。菲律宾红十字会形容,雷伊路径上的沿海地区“完全毁了”。菲律宾警方统计,这场风灾已确定至少375人死亡。灾区目前缺水、缺电、缺食物以及医药物资。雷伊在菲律宾造成的破坏,被当地媒体形容为“超乎想象”。
在马来西亚,东北季候风带来的强降雨导致西马多个州发生水灾。马国环境及水务部秘书长再尼表示,“百年一遇”的强降雨导致多个州出现大范围的水灾。他说,上个星期六的强降雨超过了一个月的降雨量。
新加坡得天独厚,没有风灾,也没有地震。然而,全球多个地方陆续出现不少“百年一遇”的天灾显示,极端气候不再是偶然的现象,而且影响的范围也扩大。
菲律宾以及马来西亚分别发生特大的风灾与洪灾,造成人命与经济的巨大损失。在奥密克戎变种病毒肆虐之际,邻国的天灾加剧它们在防疫工作上的难度。对于新加坡而言,这可能拖缓我们与病毒共存的步伐,而天灾导致供应链受干扰的问题,也可能影响我们的厂商。令人更为忧虑的是,邻国的特大风灾与洪灾显示,极端气候离我们越来越近。
马国卫生部长凯利指出,救援部队被迫在高风险的情况下疏散灾民,无法全面实施公共卫生防御措施如戴口罩,因此洪灾可能导致冠病确诊病例攀升。他在前天透露,卫生部在临时疏散中心进行检测后,已发现181名灾民确诊。
邻国出现的特大天灾已拉响警报,极端气候就在我们门前,这项工作宜早不宜迟。
同样的,四年多前我国碧山地铁站隧道发生淹水事故后,时任基础建设统筹部长兼交通部长许文远引述公用事业局前主席陈义辅的电邮指出,台风带向南移动,虽然我们不会碰到台风,但我们处于台风的边沿地区,豪雨现象将会更频繁。
四年多前在碧山地铁站隧道发生的淹水事故显示,除了硬件的建设之外,维修、审查和监管基础建设同样重要。否则,全球一流的基础建设,也形同虚设。
每年这个时候,东北季候风都会导致西马东海岸沿岸地区豪雨成灾,但今年的强降雨也袭击西马中部与西部,其中雪兰莪州的情况最为严重,当地一些低洼地区的水深达4.5米。这场洪灾已导致23人死亡。
碳排放以及温室效应被普遍视为极端气候的导因。我国正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以减少碳排放量。然而,极端气候已在全球肆虐,而且离我们越来越近。因此,我们的基础建设有必要为极端气候作好准备。与应对冠病病毒一样,我们除了与极端气候共存之外,别无其他选择。
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最近在龙卷风席卷美国六个州后表示,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更强大、更具破坏性和更致命的风暴将成为美国的“新常态”。此外,《纽约时报》指出,北美大平原上所谓的“龙卷风走廊”(位于得克萨斯州西部和明尼苏达州之间的狭长地带)正向东移。
另一方面,这次水灾的重灾区雪兰莪州是马国的制造业重镇,其经济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近30%。一家设在沙亚南的荷兰晶片生产商,因水灾而下调营收业绩预测。此外,马国巴生港港务局表示,洪灾严重影响巴生港口运作,货物运送和船舶靠港可能都会延误。巴生港是东南亚第二大海港,它的运作受影响,对目前全球供应链吃紧问题,可说是雪上加霜。
在这方面,有韧性的灾难预警系统、灾难救援以及灾后复原工作,能让我们更有效地减少极端气候的破坏。我们的关键基础建设,包括电力与通讯、机场与地铁,应有足够的韧性应对“百年一遇”的强降雨。
我国有不少厂商在马国投资,洪灾导致的供应链问题,影响了他们的运作。对于新加坡消费者而言,马国洪灾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入口的蔬菜与食材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