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中国前任总理李克强的评论对中国商业信心复苏较为积极。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不同,今年的工作报告没有提及反垄断法规,这对科技板块来说可能是一个利好的信号。然而,互联网行业现在面临的监管环境与三年前大不相同,因此企业不太可能实现以往的高速增长。
报告的整体论调为,房地产部门对中国经济增长拖累减少,但复苏会是渐进的。
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可能需要时间,因为目前购房者的信心仍然很低。
信贷方面,中国1月份新增贷款4.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9500亿新元),高于市场预期的4.2万亿元,创历史单月新高,同比增加9227亿元。我们认为,信贷表现与重新开放后经济活动的复苏一致。鉴于中国重新开放后经济活动反弹,我们预计今年的信贷增长将从2022年的9.6%增加到10.5%。
概括而言,最新的通胀数据可能表明继前一个月的反弹之后,2月份的复苏势头正在减弱。展望未来,我们预计通胀将会温和回升,因为最近全国人大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表示,支持国内消费复苏将是今年的工作重点。我们对中国2023年的总体通胀预测暂时维持在3%不变,与政府目标一致。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通胀将会温和回升,因为最近全国人大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表示,支持国内消费复苏将是今年的工作重点。
货币政策方面,政府主张采用“精准有力”的政策工具。这可能表明,未来几个月中国不太可能出现下调政策利率或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全面宽松政策,但仍有可能部署更多的结构性工具,例如定向信贷机制。
由于经济重新开放,我们也看好中国股市。中国市场在强劲反弹后出现显著调整,部分原因是投资者获利了结,同时也受到市场对联储局收紧货币政策预期变化的影响。我们认为,憧憬经济重启的第一阶段市场反弹已经结束,未来市场走势将更多地由经济基本面驱动。我们预计未来经济将继续复苏且中国市场的估值仍然合理,这将在2023年进一步推动中国股市上涨。
此外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面临一些结构性阻力,因为中国城市住房需求可能已经见顶。
由于食品价格下降和服务需求疲软,中国2月份的总体消费价格指数(CPI)通胀率从1月份的2.1%同比放缓至1%(而市场共识预测为1.9%)。2月份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5%,低于1月份的0.8%。核心CPI从上个月的1%(环比上升0.4%)放缓至2月的同比增长0.6%(或环比下降0.2%)。
虽然住房销售有所改善,但迄今为止改善幅度不大。高频数据显示,截至本周初,房屋成交量仍仅为2019年水平的60%。
(作者是瑞士百达财富管理亚洲宏观经济研究主管)
虽然上个月PMI数据结果令人鼓舞,但家庭消费的复苏可能是渐进的,而全球需求减弱或会对出口构成不利影响。目前,仍有过半受访企业表示订单不足。因此,我们预计这次不会出现V型复苏。
资产配置方面,今年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债券回归。央行大幅加息后,债券收益率显著上升。许多优质企业债券目前提供有吸引力的收益率。鉴于基本面稳固和估值较低,亚洲投资级别债券更具吸引力。
我们预计中国的出境游客人数也将逐渐回升。这可能会使新加坡、香港、澳门和泰国等热门旅游目的地受益。
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1月的50.1%进一步升至2月的52.6%,高于市场预期。最新PMI数据符合我们的观点,即中国经济反弹可能会在2023年提前完成。我们预计增长势头在短期内将保持高位,并可能在第二季度见顶。
财政政策方面,如果包括其他政府基金和财政转移支付,实际财政赤字目标为GDP的4.5%,低于2022年的4.7%。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LGSB)发行量将为3.8万亿元(5500亿美元)。尽管这略高于2022年3.65万亿元的最初目标,但低于去年4.04万亿元的实际发行量。因此,政府2023年不会出台新的重大财政刺激措施,这与我们的预计一致。
随着中国对货物和服务的需求反弹,中国重新开放对大多数亚洲经济体来说是个好消息。
中国主张“精准有力”货币政策
中国政府将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与我们的预测一致,但低于市场共识预测和去年订立的5.5%的目标;总体通胀目标与去年持平,为3%左右。
预计采取措施支持内需 但料不会大规模发放现金
中国相对温和的通胀势头或将为促进增长的政策支持提供足够的空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稳增长、稳通胀和稳就业。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支持内需复苏是今年的工作重点。我们预计近期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将采取更多措施,例如为农村居民和诸如汽车等大件商品提供持续支持。不过,不太可能大规模向居民发放现金。
由于政府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商获得信贷融资,去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陷入了流动性危机。自去年底以来,该政策出现了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