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这些抱着兴趣来转行的年轻人?陈威光认为,急于求成是行不通的。SG Interior设置了一套新员工培训体系,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观察、学习和成长,最终完成职业转换。他也坦言,这中间的过渡并非易事。“每个新人想要加入的时候,我会告诉他,做好前半年收入很低的准备。”
培训员工有体系 看到职业发展长期成合伙人
后面的两年证明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疫情期间不能出国旅行,很多人拿出更多预算来装修房子。而且,疫情导致长时间居家,也让人们更加重视居住体验,反而推动了市场需求。
明年,李广荣和温俊杰将成为公司的合伙人。陈威光语气坚定,他说:“如果真的要你的员工跟你一起看得到未来,老板一定要拿钱出来分。”
创业时碰上疫情,他们反而变得更坚定。陈威光回忆:“疫情来了,我开始思考什么生意是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装修就是其中一个,因为你只要买屋子就需要装修,所以这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
收费透明、不卖配套、定制化方案、不急功近利,是陈威光和李泓辉坚持的经营理念。这份坚持得到了回报,陈威光透露,创业近三年,公司营业额已达到顶尖室内设计公司的五分之一左右。
装修是生活必需品 疫情居家更带动需求
延伸阅读
看清行业痛点 收费透明不急功近利
陈威光说:“顾客第一次咨询时,设计师会花一两个小时详细了解他的预算、生活习惯、家庭人口、养宠情况等,给出装修建议。第二次见面时,设计师会向顾客提供一套详细的包含具体色系、材料的设计方案。到这一步我们完全不收费。顾客如果来第三次,他差不多就已经是我们的客户了。”
长期来看,他认为一定要让员工看得到职业发展的空间,否则公司不会稳定和长久。尽管规模不算大,SG Interior目前也已经成立了自己的一套人员晋升机制,但他仍觉得不够。
陈威光和李泓辉虽是“半路出家”做设计,但从入行开始,就看到了行业痛点。走过一些弯路,花不少心思摸索后,他们最终明确定位,确定了自己的一套专业流程。
在创办SG Interior之前,两人都有过不少创业经验,但与室内设计不沾边——陈威光开过印刷公司,也做过自媒体,李泓辉做过手机应用。2019年,陈威光对室内设计产生了兴趣,有想法、“爱折腾”的他,直接跑到一家室内设计公司当实习生。半年后,他和李泓辉一起,合伙开了自己的室内设计公司。
除了市场需求的增长,他们创业的信心还来自于另一方面——室内设计市场上的玩家鱼龙混杂,需要更多“好公司”来纠正和影响行业。
更换跑道并成功的经历,也让他们更愿意接纳那些想要转行的、对室内设计有热情的年轻人。李广荣和温俊杰是最早加入的部分员工,曾经的纳米工艺工程师和补习老师,在SG Interior看到了另外的职业可能,现在已经是公司的核心员工。
SG Interior就是一家带给很多人职业转换机会的室内设计公司。公司目前的35名设计师中,只有五六位出身于设计相关专业, 其余大都是“寻找新方向”的年轻人。幸运的是,他们在这里确实找到了新的职业路径,这其中包括公司创办人陈威光和李泓辉。
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就职于同一公司或同一行业直到退休,已经不是必然。很多人会在中途转换职业方向,这个过程中,室内设计成为年轻人“二次择业”的热门选择之一。
“很多设计公司其实不会设计,而是向客户售卖配套。配套是固定价格,但里面很多项目其实是不透明的,装修过程中客户想要对配套做任何改动,都可能会被大宰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