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银行可持续发展总监孟浩(Helge Muenkel)则说:“作为一种新的资产类别,转型碳信用需要新的监管框架,以及可靠的测量和追踪方法,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开发。”
亚洲有超过2000座燃煤发电厂,市场需要更多融资机制推动这些发电厂提前退役,加速亚洲的能源转型。
亚洲燃煤发电厂退役至少需6800亿元融资
梁新松说:“尽管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燃煤发电厂提前退役的重要性,但在区域内这类交易的实际例子很少,主要的挑战之一是这么做并不符合经济效益。”
碳信用指的是任何减少或移除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或方案,经核实后得到的证书。一个碳信用相当于1公吨二氧化碳当量。
据估计,一座发电量为1吉瓦(GW)的燃煤发电厂提前五年退役,为业者带来的经济损失约为每吉瓦7000万美元(约9584万新元)、所需融资约每吉瓦3亿1000万美元。融资成本是按发电厂现有的购电协议的净现值计算。
金管局副局长梁新松在发布会上说,如果不加快燃煤发电厂的转型速度,全世界将无法如期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在亚太地区,燃煤发电厂占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尽管市场已有不少机制鼓励燃煤电厂提前退役,亚洲仍有超过2000座燃煤发电厂,每座平均年资15年以下。业内人士估计,亚洲的燃煤发电厂退役至少需要5000亿美元(约6800亿新元)的融资。
工作文件探讨通过燃煤发电厂提前退役减少碳排放、以更干净的能源取代,并让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转型碳信用”(transition credits)在市场上交易,为业者提供收入,以补偿损失。
梁新松认为,转型碳信用要成功落实,必须满足几项条件。这包括须符合主要的国际标准,以及确保退役的燃煤发电厂不再用来发电。
金管局首席可持续发展官柯丽明参与发布会的专题讨论时指出,要建立一个有活力的转型碳信用市场,政府可扮演一定的角色。“例如明确让企业知道,如何使用这些碳信用协助实现净零目标,或者抵消碳税。”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麦肯锡(McKinsey)星期二(9月26日)联合发布一份工作文件,阐述如何利用碳信用(carbon credits)加快燃煤发电厂提前退役。文件也探讨了产生这类碳信用以及建立交易市场的条件。
延伸阅读
他强调,工作文件无意规定行业标准,也无意就如何执行燃煤发电厂提前退役的交易,提出监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