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地10年的格芯作为本地最大的晶圆代工厂,目前在兀兰设有五个厂房。为应付激增的市场需求,格芯上月宣布斥资40亿美元(53亿新元)建设新工厂以提高产能逾三成,这是近年半导体公司在本地的最大宗投资。

全球自去年暴发晶片荒至今仍无法解决,晶片已被许多国家视为战略资源,新加坡在吸引相关投资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本地半导体业者必须扩展新能力和产能,追求创新及相互联结和协作,以增强我国价值定位和半导体生态系统。

他以美国半导体公司格芯(GlobalFoundries)和本地上市公司优特半导体控股(UTAC Holdings)为例指出,格芯的晶圆代工厂采纳自动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以降低对直接劳动力的依赖并雇用更高技能的员工;优特半导体则透过收购晶圆凸块工厂(wafer bumping)为本地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晶圆级晶片封装服务。晶圆凸块是一种先进制造工艺,在晶圆表面形成金属焊球或凸块。

尽管新加坡土地面积和人口在世界占比微小,不过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却占有一席之地,占全球晶圆制造产能约5%,以及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19%。

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陈圣辉昨天(7月27日)出席“半导体商业联网”活动时指出,我国具有吸引企业投资的不少优势,包括技术熟练人才、全球连通、经商便利以及完善的半导体研究和制造生态系统。

为期三天的半导体商业联网活动由新加坡半导体工业协会主办,汇集逾200位跨国企业、中小企业、学界和政界代表交流。

格芯新加坡晶圆厂运营副总裁陈耀光在会上讲话时说,公司已与不少本地企业合作以增强生产能力。例如,格芯与本地人工智能起步公司SixSense合作开发软件来自动检测产品缺陷,辅助现有工业视觉检测。本地精密制造公司WF Industrialopolis则为格芯的厂房提供符合标准的备用易损零件等。

陈耀光说:“我们这一行属于人力密集型,幸好公司自2018年开始使用自动机器人,取代了许多人力,同时减少对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操作员的依赖。”

陈圣辉说:“冠病疫情刺激消费电子和数码服务,也带动全球半导体需求。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网络等新科技运用推动半导体行业长期增长,预料将延续半导体行业超级周期,更为我国半导体行业带来增长机会。”

陈圣辉昨天在线上致词时,呼吁本地企业继续创新,通过数码化转型来提升竞争力的同时,业者之间也应相互联结和协作,借助行业网络以寻求新的业务增长机会。

尽管疫情期间公司外籍员工团队受到边境封锁影响,但由于格芯很早以前就已落实工业4.0方案,因此厂房在过去18个月都能维持正常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