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企业都会奋力抗战,也有企业乏力回应,如果不迅速转型重生,只想靠政府的援助津贴求存者就只能坐以待毙。

论市

红山一带一对年迈夫妇经营着一家逾半世纪的传统杂货店,熟客都是附近一带老街坊。近几年,在大型连锁超市和各网购平台的夹攻下,生意大不如前,如今面对疫情的冲击,可谓雪上加霜。

就势

另一个让李文强坚持下去的理由比赚钱更具意义,他希望集装箱公园转型为社交游乐场后,可以聘请更多失业人士,也可招待弱势儿童,实现助人救己的愿望。

李文强不但没有结束生意,还准备从7月起将游乐场规模扩大一倍,希望到时防疫措施能进一步放宽,容纳更多群众。

企业在疫情中的“呼救”免不了,至少显示他们没有放弃,还想让企业活命。

冠病疫情暴发一年多以来,企业面对疫情的态度,基本上有四种:等死、呼救、自救,以及共生。

他们后来灵机一动,把铁闸门关上,不让顾客进出店铺,只能通过电话订货。顾客5分钟后,通过铁闸门的缝隙取货付钱,这么一来,两老既能避免与顾客近距离接触,也不必把货物搬进搬出,省事又安全。最关键的是,他们为小店铺在逆境中开辟出一条生路。

如果没有李文强的坚持,“铃可叔叔”这个老字号恐怕已经走入历史。

尽管赚的只是蝇头小利,他们仍想天天开铺做生意。旧式店铺窄小又堆满了货物,根本无法保持安全距离,两老属于染疫高风险群,若是如此打开大门做生意也不是办法。

疫情前,“铃可叔叔”的流动游乐场是跟随夜市到处跑的,但夜市从去年的病毒阻断期至今仍无法营业,许多夜市业者早已转行。李文强的游乐场生意因已投入大量资金,转行不易。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在集装箱公园的固定地点重新出发,另找生路。

这两个故事让我们看见在疫情下自救、坚持负重前行的勇气。

给补贴和救助不如给生意

接下来与冠病共处共存的日子,保持自救和共生的态度非常重要,自救方可共生。只有在逆境中懂得转型、找出新经营模式的企业,或上下线都游刃有余的双栖企业,如同接种了疫苗,才有抵挡得住冠病侵袭的强大免疫力。

接下来与冠病共处共存的日子,保持自救和共生的态度非常重要,自救方可共生。

本地家喻户晓的嘉年华游乐场“Uncle Ringo”(铃可叔叔)创办人李文强近期接受《联合早报》的访问时说,一年多来零收入的日子让他苦不堪言,一度想要结束这个36年老字号生意,但为了秉持把欢乐带入邻里的创业初心,他决定坚持下去。

今年3月,“铃可叔叔”在榜鹅东的集装箱公园重新开业,由于地方很小,人潮不及往日,生意难逃亏损。然而,一群支持“铃可叔叔”的家长和小孩恳请别关掉游乐场的一番话,触动了李文强的心,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接下来的日子,与其妄想疫情会在短期内消失,不如想办法和疫情共处共存,好让商业活动能在接近常态的情况下继续进行。

多数企业会竭尽所能“自救”,为自己拼出一条生路。杂货店老夫妇和“铃可叔叔”李文强的例子,体现了“自救重生”的态度。

疫情不能逆转,一味要补贴、求救济非长远之计,让生意恢复运转,推动商业活动再循环,产生共生作用,对大家才有利。给商家补贴和救助不如给它们生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商场业主和租户之间更需要建立共生关系。

国浩大厦业主和餐饮业租户最近就对“共生关系”做了很好示范,它们联手推出一系列措施推动外卖销售业绩,策略是“你买我送”。例如顾客上网订购A店一份套餐,就可免费获得B店一杯饮料,这杯饮料是由业主买单。这样一来,生意较好的A店就可带动生意较差的B店,商场里的餐饮业自然活络了起来,对餐饮业者来说,这或许比业主给予租金减免更有帮助。

这对老夫妇开启的“经营模式”,并不是独特创意,也不知能持续多久,但至少街坊都能够接受,也算是不错的尝试。

去年的病毒阻断期为企业带来危机感,甚至出现商业恐慌,这加速了大小企业的数码化,启动了线上经营模式。一些从未想过在线上经营的行业,也开始这么做了,如歌台经营者把歌台娱乐搬上社交媒体平台或流媒体平台直播;健身房开始推出无接触、随需而至的线上健身指导配套。这不仅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也提高业务的效率。

至于不能靠数码化找生路的行业,如夜店和娱乐场所等,就必须发挥创意来彻底改变。一年多来无法开业的知名夜店Zouk最近开启了商机,成功打造了自家独创的罐装鸡尾酒品牌,在各大超市售卖,让那些夜店咖买回家痛饮过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