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进一步加剧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忧虑。亚洲股市星期三呈现守势,沪深300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双双下跌。
(北京/华盛顿综合讯)中国7月消费者价格指数陷入负增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继续下跌,是自2020年11月以来两项数据首次同步收缩,进一步加剧市场对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通缩风险的忧虑。
继6月同比下降5.4%后,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继续下跌,较去年同期下降4.4%,为连续第10个月下降。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邢自强称,中国肯定处于通缩之中,问题是会持续多久,取决于政策制定者会否采取协调一致的财政和货币宽松政策。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及北亚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称,预计CPI只会在短期内出现负增长,比如一两个月。今年下半年,食品和能源价格更有可能上涨,而不是下跌,这意味着上半年食品和燃料对CPI的拖累可能会有所缓解。
中国当局继续淡化经济中的通缩风险。中国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称,CPI同比回落是阶段性的,下阶段随着中国经济恢复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扩大,供求关系持续改善,加上前一年同期高基数影响逐步消除,CPI有望逐步回升。
澳新银行资深中国策略师邢兆鹏称,CPI和PPI同比均降至负值,证实了中国经济陷入通缩。
华侨银行利率策略师张智远说,市场需要看到中国当局出台更多可行的支持措施,才能保持乐观。她说,虽然中国有适度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但责任在财政方面。否则,就需要经济数据显示正在改善的迹象,而目前还没有出现这一点。
一些分析认为,随着政策制定者面临加大货币和财政支持力度的压力,中国面临的通缩压力可能是暂时的。
面对通缩压力,早在6月便有声音要求中央尽快出台经济刺激政策;但除了减息、延长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加强汽车消费金融支持等举措外,中国政府一直没有出台大规模刺激经济措施。
综合路透社与彭博社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三(8月9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3%,跌幅略低于路透社和彭博社调查的下滑0.4%预测中值,环比则上涨0.2%。这是自2021年2月以来首次同比下降,凸显中国国内需求持续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