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指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全球通胀压力,中国金融市场出现一些波动,既有外部冲击因素,也有国内疫情散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易纲前天在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上没有说明可能采取的更广泛举措,例如降息或向银行提供更多资金。相反的,他强调央行发挥了结构性政策工具的作用,支持经济中的薄弱部门,例如中小微企业。他说:“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支持。”
(纽约/上海综合讯)中国央行行长易纲连续两天提及中国货币政策,强调控制通胀和稳就业的重要性,并承诺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支持,显示官方对货币刺激政策的谨慎态度。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2021年12月以来,一年期和五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下降15个和5个基点。截至今年3月底,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分别增长9.7%和10.6%,较上年末显著上升。另外,央行2022年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约2000亿新元),相当于增加GDP总量1%的财政支出。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分析说:“从今天的讲话来看,大规模宽松的可能性非常低,政策仍然非常谨慎。”中国央行似乎相对满意其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据第一财经和彭博社综合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昨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强调,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支持了2022年中国经济平稳开局。中国货币政策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他强调,今年的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对物价稳定非常重要。金融服务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生产和进口。只要确保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物价将稳定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