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洋人UP主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以色列与乌克兰等多个国家;他们的视频内容呈现鲜明的共同点,主要围绕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通过外国人视角看中国的日常生活、语言与文化,字里行间展现对中国的喜爱和共鸣,其中也不乏“外国女婿”和“外国媳妇”题材的视频。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游洁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由外国人说中国的故事,最大的优势在于“语言与面相无障碍”。就像华人更能接受华人描述的西方世界,外国人说中国故事也更能让国外受众接受,同时不觉得是在“自卖自夸”。

歪研会在B站最高的视频点击率达到743.1万次,即便是阿雷这类规模较小的UP主,独立内容的最高点击率也可达到25.9万次。

不过,歪研会在YouTube上最受欢迎的视频,点击率只有120万左右,远远不及B站上743.1万次的点击纪录,可见洋人UP主的主要市场仍是中国国内受众,对内传播的效能大于国际传播力。

这群洋人UP主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以色列与乌克兰等多个国家;尽管国籍不同,他们的视频内容呈现鲜明的共同点,主要围绕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通过外国人视角看中国的日常生活、语言与文化,字里行间展现对中国的喜爱和共鸣,其中也不乏“外国女婿”和“外国媳妇”题材的视频。

洋人穿唐装为歌曲《一剪梅》翻拍MV是怎样一幅画面?意大利人怎么评价上海的意大利餐厅?

在中国外宣中扮演“见证者”和文化桥梁

除了新疆系列视频,其视频内容还包括武汉重生、如何做BBC式的武汉视频、中国最大工厂如何度过2020年危机,以及美国人为什么选择到中国乡村居住;为中国正面宣传的意味甚浓。

到北京大学深造的意大利小伙子阿雷,去年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踏入中国娱乐圈,洋面孔与标准儿化音的碰撞、幽默方式介绍中西文化差异,是他的吸睛要诀,也带动他的“京城小雷ALEX”哔哩哔哩(B站)UP账号吸粉13.5万。

阿雷(Alessandro Martini)的故事并非个例,自2020年以来,中国视频平台上掀起新一波洋人UP主与网红潮。根据《联合早报》统计,B站上目前较活跃的洋人UP主账号至少有30个,其中过半是从去年开始上载视频。

阿雷不讳言,一些人的意图就是很明显地“恰饭”;但他强调,绝大部分外国人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吴畅畅分析,在中西之间地缘政治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国内的外国人视频越来越多,给他们点赞的大多是中国人;这是因为这些视频给国内观众传递了一个讯息——其实中国文化并不像外媒形容的那么不受欢迎,反而是被越来越多的普通外国民众接受和认可。

歪研会是这波洋人UP主潮中最突出的代表。歪研会四年前开设YouTube账号,一开始的内容围绕跨文化恋爱、十二生肖等趣味话题。但自去年开始,随着中国因疫情和新疆人权问题等课题持续受到西方围堵,歪研会YouTube视频内容也和中国官方的步调越趋靠拢,题材转向时事课题。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吴畅畅指出,受外部局势影响,中国政府在对外传播中遇到阻力,外界可能会对其发布的信息打“政治折扣”;而通过外国人说中国故事作用在于抵消外界的“政治折扣”,让中国的声音能在国外被听见。

在中国视频平台上蹿红的洋人UP主不只达到内宣的效果,他们的足迹也扩展至YouTube平台上,成为对外说“中国故事”的渠道之一。

靠夸中国“恰饭”引骂声

他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中国的经济崛起吸引越来越多外国人到中国发展,包括进入中国的娱乐圈和网上自媒体圈;与此同时,中国民众经济水平和国际化视野的提升,也使他们更想了解中国以外的事,看外国人讲故事。

他解释,外国UP主和网红的崛起,背后还包括外国UP主与视频平台和第三方企业的合作,通过资本的投入推动UP主的流量,或者通过直播送礼的方式帮外国UP主吸粉。

25岁的阿雷最初是被湖北卫视节目组相中,参加了的综艺节目《非正式会谈》,在节目上以风趣的表现积累名气后,开始在视频平台上开拓新市场。

游洁研判,这些洋人UP主多少能影响国外舆论导向,“观众觉得你说的符合他的想象,他就更容易接受,这是一种普通的大众心态”。

吴畅畅认为,这在观众的心理产生一种连带的示范效应,认为视频中的UP主代表着一批外国人亲中国的观点,从而强化了他们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平台资本很敏锐地嗅到民众的情感盲区,看到了外国UP主导入流量的潜能,因此迅速地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他也强调:“外国媒体总是习惯妖魔化中国,让大家对中国的印象很负面,但我们老外到了中国,发现真正的中国根本不是他们说的那样。所以很多人觉得参加综艺节目、上电视、拍视频可以传播关于一个真实的中国的信息,改善外国人对中国的负面印象。”

由外国人说中国故事的宣传模式并不新奇,中国官方2016年便成立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以英语为主要媒介语推广中国新闻。根据其官网资料,CGTN的新闻团队中,超过七成是非华族面孔;和CGTN不同的是,歪研会这类外国UP主是由平台资本和市场驱动。

除了轻松幽默的日常生活与文化类课题,中西之间的敏感争议话题也成为部分UP主的视频素材。制作团队最大的洋UP主团队歪果仁研究协会今年4月就推出了五个与新疆相关的视频,内容包括到新疆体验种棉花、探访新疆家庭,以街访方式探讨新疆人的工资,通过轻松的呈现方式反驳外界对新疆人权问题的指控。

外国人视频虽然圈粉无数,但也引起舆论骂声。中国国内去年起开始出现有关“夸夸团”的争议,有网民批评洋人UP主与网红靠着夸赞中国“恰饭”,即在视频中植入广告,常用的视频内容套路成为他们的“财富密码”。

曾参与CGTN外宣项目的乌克兰籍双语主持人耶果(Yegor Shyshov)认为,外国人在中国外宣中扮演着“见证者”和文化桥梁的角色,有助化解外界对中国的误解。“我们只是把我们真实看见的东西告诉大家”。

这类内容在中国视频网站上已成为“点击率特效药”,中国民众通过外国人的视角了解中国社会与外国的差异,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网络市场。去年3月,旗下拥有“歪果仁研究协会”、“YChina”等新媒体账号的多频道网络公司歪果仁研究协会(简称歪研会),完成了总额为2000万人民币(约416万新元)的A轮融资,领投方为新浪微博;公司也宣布将把团队规模扩大一倍,签约更多具备表达力的中外博主。

(任珈仪、张丹亦参与采访与报道)

中西争议话题成视频素材

UP主是源自日本的网络用语,原本指在视频网站、资源网站等地上传(upload)视频、音频或其他资源的人;随着中国B站等视频平台的兴起,UP主一词也在中国网络上成为自媒体行业中视频创作人的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