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执业眼科视光师协会会长詹振邦反驳,视光师可能每年只会为长者提供一两次服务,收费上难与其他医疗界别比较。
她指出,截至去年底,参加计划的697名视光师,占所有医疗服务提供商约9%,但单是视光师去年申报的金额就达7.6亿元,占总数的27%。另外,每宗申报金额超过4000元的个案中,视光师占76%。
被问为何不加强规管中医申领时,陈肇始解释,中医每宗申领约百元,即使需食疗治理,正常也不会以斤计买药材,虽然有人用医疗券购买海味等,但当局看不到中医同样有不成比例的申领宗数。
直至去年,有近4000宗医疗券不当使用申报,其中2015年至2018年有46名视光师被投诉,占总数6.6%,比例是所有专业中最高,九成涉及收费问题或不当申报。
港府经检讨后建议长者医疗券可用于视光服务的金额,设定上限为每两年2000元(港元,下同,约346新元)。不过,港府否认向视光师“开刀”,并称此举是因为涉及公帑,而视光服务收费也的确令人担心。
医疗券计划在2009年推出,65岁长者每年获2000元,最新累积上限调高至8000元。这项计划旨在鼓励长者使用社区的私营基层医疗服务,减少依赖公营服务,但近年出现滥用配置名牌眼镜或购买高价海味等现象。
学者则指出,单靠医疗券已难以改变港人的求医习惯,港府更应全面检讨社区基层医疗护理,将医疗券计划联通疾病预防、护理保健等内容。
食物及卫生局长陈肇始表示,不希望医疗券过度集中使用在某类服务。她说,检讨结果显示,视光师每宗申领金额不合比例地高,而从多方面了解,长者未必每年会使用视光服务,因此两年2000元的上限合适。
建制派立法会议员陈凯欣也对港府的建议有所保留,担心日后长者可能因不想“加钱”而不再验眼。她认为,当局应从监管入手,而非“斩脚趾避沙虫”。
不过,服务基层的社区组织协会干事连玮翘认为,港府的建议可有效避免长者被眼镜店收取大额和不合理的费用。他指出,目前有不少视光师要求长者先购买眼镜,才提供验眼服务,违反了医疗券不准买商品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