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方银监局人士表示已经要求银行上报数据,银行过度授信、风控形式审查替代实质审查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监管部门要继续结构性去杠杆防风险,过度担保、盲目扩张、杠杆率过高的企业集团发生危机的可能性更大。
这名人士强调,本次检查的目的还是摸清风险底数,及时做好防风险预案,同时警示银行审慎经营,严防过度授信累积风险。
大客户一直是商业银行竞相追逐的目标,国有大型企业是大型商业银行力保的客户,地方大型企业则是地方性金融机构重点竞争的对象。不过,当经济处于下行清算期时,大客户贷款可能引发的冲击更严重。
路透社昨天引述两名了解情况的消息人士透露,本次大客户授信专项检查,要求各地银监局根据抽样标准选取一家企业,调查它们在银行截至去年底的授信余额以及去年新发生的所有授信业务,以及授信机构数量和不良余额等。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许多欧美银行通过表内贷款、投资以及表外实体等多种形式对单家客户进行授信,造成风险过度集中。金融危机后,随着经济下行和市场波动,银行对客户的过度授信风险使得银行遭受巨大损失,一些银行甚至破产倒闭。
上述消息人士指出,虽然官方过去几年也有开展集团客户的授信风险检查,但现在整个形势不一样,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大企业集团时不时爆雷,大客户信用风险上升的苗头的确也比较明显。
以渤海钢铁集团为例,这家天津的国有钢铁集团2016年初被爆出千亿债务危机,涉及债权金额1920亿元,拥有10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和类金融机构债权人。
企业过度授信主要表现为两类情况,一类是超过企业实际承受能力的融资,一类是超过企业实际需求的融资,近年来主要表现为超过企业实际需求的融资。这助长了客户盲目扩张行为,不仅容易导致产能过剩等行业性风险问题,并且,客户一旦出现投资项目失败等,将引发偿债危机,这也是导致近年来不良贷款上升的重要原因。
一家深陷其中的银行相关人士透露,政府出了红头文件禁止银行抽贷并要求利息减免,但银行希望尽可能债务受偿,降低不良资产比率,企业则期待债务展期并下调利率,时至今日都没有进展。
(北京综合讯)中国银监会和保监会虽已合并,但原有体系下的严厉监管工作仍在推进。继去年中对数家海外并购动作频繁的企业进行银行境内外融资情况摸底后,中国多地银监部门正在开展辖内大客户授信专项检查,继续未雨绸缪摸排风险。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说:“开展有一段时间了,是落实原来银监会的要求,两会是合并了,但之前安排的活继续干。”
中国上个月公布的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单位。
企业过度授信
主要出现两类情况
银保会首任主席郭树清此前要求毫不放松地抓好监管工作,确保机构组建和监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机构改革期间,要确保职责调整和日常工作无缝衔接,特别要确保金融监管服务、重大风险处置等方面工作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