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国金证券固定收益团队认为,3月PMI生产及价格指数超出预期,但1月至2月工业企业利润跌幅扩大,数据分化,生产回暖尚待确认,PPI同比提前见底仍需得到后续货币金融、商品房销售等数据的进一步支持。

该团队认为,总体而言,通胀不构成货币政策掣肘,降准等进一步宽松政策依然可期。

路透社引述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分析,CPI符合预期,主要还是食品价格的贡献较大,前期非洲猪瘟扩散至全国,影响了能繁母猪和生猪的出栏和供应,造成供需缺口,推动CPI上涨。

分析人士指出,猪价对CPI的短期影响可控,除此之外也看不到其他能大幅拉高通胀的因子,在整体需求依然偏弱的背景下,通胀距离3%的目标仍然会有一段距离,不会给货币政策形成掣肘。

分析:上半年物价上涨 可维持3%以内

另一方面,昨天公布的统计数据也显示,3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0.4%,脱离了上月触及的近两年半低点,并创下三个月高位。今年前两个月PPI同比涨幅均只有0.1%。

他指出,下半年通胀走势主要取决于母猪,预计问题不会太大,因为过去这些年受益于规模化养殖和龙头企业的成长,中国基本已经熨平了猪周期的频繁大幅波动,供应很快会跟上来。与此同时,随着消费升级和保健意识增强,大家对于猪肉消费也在逐步回落。

(北京综合电)中国官方数据显示,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重返“2时代”,并创下2018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包括猪肉价格同比连降25个月后首次转涨,带动食品价格上升。

华泰证券宏观分析师李超预计,本轮猪周期或已开始触底回升,但由于牛羊肉、鸡肉等对猪肉消费的替代性增强,猪肉价格的弹性可能相对较弱,目前来看,猪肉对整体CPI的影响短期仍然可控。

彭博社引述渣打银行驻香港首席中国和北亚经济学家丁爽称,这半个月来大家对中国经济突然特别乐观,而央行乃至政府都在观察期,至少要观察好几个月,不会因为一个两个月的改善而调整全年的策略,“二季度数字出来后,如果有必要的话,可能是一个窗口”。

鲜菜价格的上涨也较快,同比涨16.2%,影响CPI上涨约0.42个百分点,原因是3月为蔬菜上市的淡季,而且供应受多地低温阴雨天气影响。

中国3月初步经济数据好转,在岸国债市场上投资者率先作出反应,10年国债收益率4月来持续飙升,累计涨幅超20个基点。不过,多位分析师指出,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仍存疑。

中海晟融经济学家张一指出,在持续去库存之后,库存已经到底部,从这个角度看,持续两年的库存小周期已接近尾声,未来企业资本开支将增加,叠加减税和积极财政效应,PPI有可能在第二季后出现回升,但PPI低迷制约了企业盈利的提高,企业经营是否好转得看到第二季之后。

王军认为,后续需要关注猪肉价格对于CPI的推动。目前来看,上半年物价温和上涨并控制在3%以内不成问题,对于货币政策也不会带来太大的扰动。

库存见底 企业资本开支料增加

中国国家统计局昨天(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1%。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1%,影响CPI上涨约0.12个百分点。

这显示工业领域通缩风险有所减弱,未来随着稳增长政策进一步落地,PPI在需求企稳支撑下有望延续正增长。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称,在内部存在通缩可能和海外经济转弱的背景下,下半年经济可能没有当前市场预期的那么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