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去年第一至四季度,进出口规模分别为6.76万亿、7.36万亿、8.18万亿和8.21万亿元人民币。

针对外贸进出口增速回落,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解释称,这主要是受上年基数抬高的客观因素影响;进出口增速出现波动是常见的,整体来看去年季度进出口规模在“逐季提升”,增速处于合理区间。

牛津经济研究院驻香港首席亚洲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认为,糟糕的贸易数据很可能让中国承担更大压力,需要同美国达成协议,或者至少暂缓调高关税。同时,鉴于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走势,相比几个月前,美国也面临更大压力,缓和当前紧张的贸易局势。

中美副部长级贸易谈判上周刚在北京落幕,双方并未达成协议,中国副总理刘鹤很可能在本月下旬访问华盛顿,继续两国贸易磋商。

李魁文指出,今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增长可能有所放缓,跨国贸易和投资可能受拖累,这是中国外贸发展最大隐忧。加上基数抬高等客观因素,今年中国外贸增速“可能有所放缓”。

海关数据也显示,去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逾3233亿美元(4380亿新元),同比扩大17.2%。

对此,李魁文解释称:“这是中美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是双边经济互补性的一种体现。”

综合路透社、中新社和彭博社报道,中国海关总署昨日公布,以美元计价,中国去年12月出口同比下降4.4%,创2016年12月以来最大降幅;进口则同比下降7.6%,创2016年7月以来最大降幅。两者都远逊于经济学者的预估中值。

(北京综合电)中国去年年度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30万亿元人民币(6万亿新元),但12月的进出口同比均“断崖式”下跌,创下逾两年来最大降幅。分析认为,低于预期的外贸数据显示全球经济增长已经放缓,12月超预期的贸易负增长可能加重中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压力。

中原银行经济学家王军分析:“12月数据恶化显示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放缓已初步得到验证,抢出口因素基本消失,今年一季度外贸走势不容乐观,可能是全年最糟糕的一个季度。”

经济学家:经济放缓初步得到验证

所谓“贸易抢跑”指的是此前进出口商担忧中美贸易战恶化,因此在关税增加前“抢出口”“抢进口”。到了12月,抢跑效应消退。

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分析指,中国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说明整体市场需求并不弱。11月和12月进出口贸易数据断崖式下跌,主要和贸易抢跑有关,也因为贸易战升级影响了市场预期。

路透调查的中国12月出口预估中值为增长3%,进口预估中值为增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