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谭姓女市民(29岁,酒店公关)半开玩笑告诉记者,重庆如今处于发展阶段,有“直辖市”“1.5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等不同定位,这样的好处是:“要去推销项目时,可以说重庆好歹是个直辖市;但当外界对我们要求过高时,可以转口说“重庆还是个二线城市啦!”。”
1997年设立为直辖市以来,重庆的经济增幅比其他西部城市快,过去三年GDP增长都维持在10%以上。不过,从经济总量、政治影响力、国际化水平等指标看来,重庆距离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仍有一定距离。房地产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近年来便把重庆列为“1.5线”城市,这虽然不是官方定位,但仍引起坊间热议,部分市民也表示认同。
黄镇东当时提出“八小时重庆”的概念,建造多条高速公路,使重庆最偏远区县到主城的行驶时间缩短至八小时内;而如今,重庆已进一步达致“四小时重庆”的目标。
重庆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非私营和私营单位人员年均工资分别为6万5545元(人民币,下同,约1万3304新元)和4万7345元。
(完结篇)
他指出,重庆直辖之前,公众前往城口、巫山等区县要花16小时,非常不方便。不过,原任交通部部长黄镇东2002年调派重庆担任市委书记后,交通建设得到很大的提升。
张乔星告诉《联合早报》记者:“一线城市应该会有更好的资源和工作机会,但我担心的是房价。这段期间房价一直涨,前阵子还有外地人跑来炒房,真不希望这里房价太高,毕竟人均收入不算高。”
其次,在居住环境方面,何智亚以市中心渝中区为例说,上世纪90年代该区的人均居住面积只有五平方米左右,政府之后展开拆迁时,将人均居住面积标准提高到八平方米,如今已进一步提升到约30平方。“全国各城市都在发展,不直辖也会发展,但直辖就会快一些,市民生活条件改善也加速一些。”
学者何智亚则认为,重庆没有必要过度追求“一线城市”的目标或地方经济总量,重要的是城市应该宜居,并拥有自己的地方特征。“你看北京,它发展得再好也不宜居,最关键是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以及幸福指数,这座城市是否最强大或发达,我认为不关紧要。”
重庆在部分民间舆论的定位,从早期的“二线城市”晋升到近年的“1.5线”或“新一线”,与直辖带动的发展有直接关联。重庆市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历史文化学者何智亚接受本报访问时指出,从老百姓的生活层面看来,20年来改善最多的是交通建设,其次是居住环境。
重要的是城市应该宜居
实际上,不同城市的所谓“分线”并非硬性定位,而是由不同民间、媒体或企业单位通过不同标准进行评估,一些市民就对“重庆是几线城市”的讨论不以为然。一名周姓男市民(41岁)说:“我觉得把城市分为一二三线不实际,不管你在哪个城市生活,人民的安全、和谐、美好才是重要的。”
曾在北京工作12年的重庆市民徐女士(63岁,退休人士)说:“北京、上海肯定是一线,我觉得我们算1.5线,这也挺好的。和20年前相比,重庆更发达了,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但我更喜欢这里生活节奏比较慢,生活费没那么高……在北京请客要2000块钱,在重庆几百块就搞定了!”
住所从老城区的小楼变成商圈旁高楼、通往各县高速公路越建越多……直辖20年后的重庆变化巨大,让市民张乔星(32岁,摄影师)感觉城市“每天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东西”。自豪之余,她对于重庆未来发展却有点小纠结:“我有点希望重庆变一线城市,也有点不希望,万一房价涨得像现在一线城市这么高,怎么办呀?”
展望未来,年轻市民王琼(22岁,大学毕业生)则盼望重庆成为一线城市,毕竟“这样对事业发展比较好。” 大学修读阿拉伯语的她表示,重庆目前国际化程度还不足,面向海外的工作机会较少,因此考虑到其他城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