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新加坡建议两国联手在苏州建造新中苏州工业园区,以转移我们在吸引外资以及建设工业区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随着环保问题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短板,新加坡在2007年向中国建议在天津建设生态城。这成为新中两国第二个国家级的旗舰合作项目。虽然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磨合的问题,但是双边合作促进了两国领袖以及官员的往来。在2013年,两国同意在中国西部地区开展第三个国家级合作项目,以配合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与上述两个旗舰项目不同的是,第三个国家级合作项目的建议来自中国,而新加坡也积极配合。
全球局势充满变数,新中两国在多边合作主义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方面,有更大的共识。但不论晴天或雨天,大国或小国,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都应建立在相互尊重及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中国的改革开放塑造了新中两国的特殊关系,只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两国的合作空间将是宽广的。
从上述的项目内容显示,两国正在创新以及一带一路的对接方面,加强合作。这也符合中国改革开放当前的需要。
李克强言简意赅,凸显了新加坡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路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前天,新加坡与中国在两国总理的见证下,签署了11份合作项目,包括新中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广州知识城提升为国家级项目,以及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南向通道”易名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回顾新中关系40多年来的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可说是两国合作的黏合剂。新加坡政治领导人始终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会也不可能逆转,改革开放不仅推动中国的发展,也对全球经济及地缘政治的稳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新加坡积极配合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不同阶段的需要,相应开展了不少合作项目,并与中国官员分享发展经验。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中国掀起借鉴新加坡经验的热潮。
自贸协定升级版新增电子商务、竞争政策以及环境等三个领域。新加坡企业在中国将有更大的市场准入,并获得更大的投资保障。另一方面,新加坡将开放航空、快递以及环保领域给中国公司投资,并给予中国第三个特许全面银行执照。其次,广州知识城提升为国家级项目后,双方将共建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包括建立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至于重庆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它将发挥桥梁作用,衔接一带一路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978年11月12日,有“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之称的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时隔40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同一天抵达新加坡,进行正式访问。在李显龙总理为他而设的晚宴上,李克强全程脱稿发表讲话,形容邓小平40年前和李光耀在新加坡的会面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面”,中国在那之后开启了改革开放进程,新加坡也参与其中。如今,中国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他为此“感谢新加坡的朋友,也要转达中国人民对新加坡人民的谢意和敬意”,并表示这份感激之情是“发自内心”的。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可能外溢到其他领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以“狂风骤雨”形容当前的国际局势,不过他也表示,中国不搞贸易战,并一再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由于体制上的不同,一些外国企业对这个宣示还是采取“听其言,观其行”的态度。在这一方面,新中两国的国家级项目若能顺利推展,将有助于加强投资者的信心,从而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新中两国的合作内容以及范围也与时俱进。在2009年,新加坡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亚洲国家,双边的经贸关系推向另一台阶。自2013年以来,中国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而新加坡是中国第一大新增外资来源国以及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国。此外,新加坡也是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