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Jens Eskelund)在发布会上说,当企业被迫孤立化运营时,“它将让外企对是否到中国投资裹足不前”。

在研发与标准方面,近四分之一受访企业表示,在中国进行研发投资是为满足中国政府要求。部分企业表示,为了获得采购准入资格,他们面临将研发工作本地化的压力。

此外,越来越多企业把在华数据管理和信息技术系统孤立化,以符合中国法规。28%受访企业表示,这导致公司总部与中国运营部门之间的联系日益脱节。

孤立化运营体现在三方面:人力资源、数据与信息技术、研发与标准。

报告说,企业为孤立化运营而投入巨资,包括将供应链、员工、销售、采购和服务在地化,将研发、数据和电脑系统孤立化运作。这不仅推高成本,还导致企业牺牲了利用规模经济和全球解决方案的能力,削弱自身全球竞争力。

报告说,企业是在中国日益强调国家安全和技术自主,以及地缘政治角力加剧的大环境下,采取孤立化运营方案,目的在于降低风险,满足在地与全球监管要求。企业希望,这有助于确保自身严格遵守中国法规,同时被视为值得信赖的在地供应商,能继续与中国伙伴合作。

中国欧盟商会报告说,在华欧盟企业为遵守中国法规及争取中国市场信任而采取“孤立化”方案,将中国市场部分业务与全球其它地区区隔开来,造成部分欧企成本上升,全球竞争力被削弱等负面冲击。

中国欧盟商会星期四(1月9日)在北京发布题为《孤立和多元化:一个世界,两种体系》最新报告。问卷调查和后续采访在2024年8月至11月间进行,共收到128份有效问卷回应。

报告说,人力资源孤立化导致中国子公司与公司总部之间沟通恶化,可能削弱双方之间的信任,总部与中国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也变得困难。

根据报告,在中国市场占全球销售额30%或以上的企业当中,86%已“显著实现”供应链本地化。一些企业除名称之外,几乎与中国企业无异。尽管如此,它们仍可能不被视为“国内制造商”,也进不去中国采购市场。报告说,在医疗领域,提倡购买中国国货的政策就导致外企受歧视。

上述人士形容,这种孤立化方案,“效率低,重复劳作”。

报告建议,中国政府允许企业完全根据自身商业需求自由地将业务本地化,而不是强加规定,迫使企业这么做。

一位来自信息与通信技术行业的企业人士反映,如果外企在中国从事敏感技术如人工智能研发,可能会在其他市场受到利益相关方质疑。因为担心美国施加政治压力或产品不符美国规范,该公司已经停止在中国进行与全球产品供应相关的所有敏感领域研发。与此同时,又因为须符合中国对产品本土化的要求,团队得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人工智能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