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药集团旗下公司研发的一款疫苗保护效力达79%,虽然无法媲美其他试验中被证明有效性更高的疫苗,但这个令人鼓舞的数据,有望让这款疫苗获得上市批准,并为中国冠病疫苗在国际上的使用铺路。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公司昨天(30日)发布其冠病病毒灭活疫苗三期临床试验期中分析数据,并宣布已正式向中国国家药监局提交上市申请。
79%的有效性,符合美国监管机构为冠病疫苗紧急授权设定的50%的最低标准。不过,辉瑞和BioNTech联合研发的疫苗,以及莫德纳(Moderna)研发的疫苗,有效性都超过90%;俄罗斯“卫星五号”疫苗也取得更好的试验结果,有效性达91%。
国药集团并没有在简短的公告中,提供更多有关疫苗研究结果的详细信息,例如在哪里试验,参与试验的人群规模,是否发生过严重副作用等。
临床微生物学与传染病学亚太学会会长淡马亚教授受访时向《联合早报》指出,在没有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很难对这款疫苗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比如79%的保护效力是针对有症状感染、无症状感染还是重症感染。
但他也提到,中国国药集团和科兴生物研发的都是灭活疫苗,相比新型的mRNA疫苗,灭活疫苗技术最传统,研发经验也更成熟。
科兴生物推迟明年1月公布试验结果
正在巴西、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地展开临床试验的科兴生物疫苗,在试验中取得不同结果。彭博社引述巴西官员称,科兴生物的疫苗有效性未达到90%,但土耳其则指该疫苗在当地试验的有效性达91%。
科兴生物上周宣布,将推迟到明年1月再公布冠病疫苗后期试验结果,理由是要把巴西的数据与来自印尼和土耳其的试验结果进行整合。
中国在冠病暴发后投入大量资源研发疫苗,并积极展开疫苗外交。不过,早前具有领跑优势的中国疫苗,在进入第三期临床试验后,迟迟未公布详细试验结果,令外界对中国疫苗研发的透明度存有疑虑。
目前,中国有五款疫苗进入三期临床试验,包括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两个灭活疫苗、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的一个灭活疫苗、军事医学研究院和康希诺公司联合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中科院微生物所和智飞生物公司联合研发的重组蛋白疫苗。
由于冠病疫情在中国得到控制,中国已不具备开展三期临床试验的条件,因此上述三期临床试验主要在海外进行。
淡马亚说,中国在第三方国家展开临床研究,从这些国家取得独立报告,“有原始数据访问权限的、透明、独立的报告,有助于打消外界疑虑。”
针对外界对中国冠病疫苗的质疑,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查道炯受访时指出,疫苗研发临床数据发布越快,并不代表越透明和有效性越高。
他说:“针对一个在逐步诊断的病源而研发疫苗,最重要的应该是数据的可靠程度。经过反复的专业验证的数据,才是更经得起后续检验的数据。”
他认为,外界对中国疫苗的质疑来源多、起因也不尽相同,中国疫苗企业应坚持以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研发、生产标准,严格监管,条件成熟时为研发成功的疫苗申请世卫组织预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