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综合讯)中国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长张学凡日前提出,要以新加坡为学习榜样,让60%的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赁或出售住房,此番言论引起社会热议。业内人士认为,深圳要达到这一目标还有诸多难题待解决。
综合中国媒体报道,深圳早在2018年订下2018年至2035年的住房发展目标时,就提及上述观点。但各种原因使得深圳在学习新加坡模式时,面临更复杂的社会经济背景。
36氪网站发布的一篇文章指出,深圳得先迈过供给、分配和规划的“三道坎”。
文章说,新加坡组屋制度的成功,是建立在充足的组屋供给和在政府主导下形成的全民对组屋的认可之上。
与之相比,深圳保障性住房供给情况并不乐观。数据显示,至2020年初,深圳住房总量增加至1082万套;而到2020年上半年,深圳累计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政策性住房约50.63万套,仅占住房总量5%左右。
此外,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曾分析指出,深圳供地存在严重的错配问题。过去10年,深圳住宅用地成交面积431.5万平米,居103个城市倒数第四,不到北京10%、上海5.8%。在30%的工业红线和50%的生态红线之下,可供住房使用的土地十分有限。相较之下,新加坡有更为宽松的住房土地供应策略。
在住房分配方面,深圳保障房制度设计存在一定问题。文章说,一方面,保障房申请人群仅限于深圳户籍人口,排除了大量非户籍常住人口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房源流转耗时常常以年为单位,政府管理效率限制了保障房的分配效率。
回顾过去几年,几乎每年都会有类似新闻曝出,空置保障房少则数百,多则上千。但同样有数据显示,每年有数万乃至数十万人排队等候保障房分配。
而且,深圳很多保障房不仅距离市中心较远、交通不便,还缺少学校、医院等配套,更多人可能就会倾向于选择城中村等小产权房。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城市规划比较到位。每个市镇都能够提供生活所需的全部配套。在组屋附近,往往学校、医院等设施一应俱全,几乎不存在弃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