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资讯平台36氪合伙人:疫后消费习惯将大改变

受冠病疫情影响,中国消费经济虽已在逐步恢复中,但消费习惯将发生很大改变,非品牌标签化的产品销量会持续增加,“下沉产品”会更有竞争力。同时,在中国发展成熟的电商模式在东南亚或被快速复制。

中国商业资讯平台36氪合伙人兼助理总裁马金男,昨天在一场题为《应对、重启、复苏:后冠病疫情中国和亚细安的新消费主义观》的线上讲座中,提出上述看法。

“下沉产品”会更具持续竞争力

马金男谈到中国后疫情时代的消费特征时说,由于目前不理想的经济状况,未来具有高性价比的“下沉产品”会更具持续竞争力。他说,事实上中国很多电商现在采取的“下沉市场”策略,其核心就是“下沉产品”,即提供标准的高性价比的产品。同时,就经济情况和使用机会来看,过去流行的“炫耀性消费”将会相应减少。

对于中国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马金男仍充满乐观。他说,考虑到巨大的人口基数和足够的经济体量,中国在消费层面上的恢复速度很快,并且看到了强力反弹的趋势。在深圳、杭州这些受疫情影响较轻的地区,甚至已经恢复至和疫情前相当的水平。

但他同时认为,产业层面的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如果产业恢复不力,公司、企业大量倒闭,反过来就会影响到消费主体——个人身上。个人无法有效就业,则会对消费产生持续不振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随着冠病疫情对人们消费模式的改变,线上消费的需求在本地及东南亚市场近期增长迅猛。马金男预计,发展快速的中国电子商务模式会很快在东南亚得到复制和落地。他说,虽然电商在中国已不是投资者追捧的方向,但在供应链的搭建、智能仓储管理、双边市场的连接等方面,中国的电商模式都可以为东南亚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样板。

中国消费市场独特性很难复制

不过,模式可以复制,但中国消费市场的独特性却很难复制。出席同场讲座的通商中国主席李奕贤就指出,中国是个有趣的市场,它有自己的一套生态系统,当中国人不能进入谷歌和面簿访问时,不会感到生活受影响,因为他们有自己对等的产品来满足类似需求。

马金男也说,在大陆地区生活的中国年轻人有他们喜欢的各种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日常所需。同时,发达的电子商务还涵盖了文化、娱乐等方面,配套非常齐全。

同样难以复制的,还有中国的抗疫经验。马金男在回答有关抗疫问题时坦言,是“中国民众让渡了个人自由权利,来配合国家整体应对疫情”。中国发挥的是“不亚于战争”的全民动员能力,因此有比较好的效果。但他强调,每个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体制,民众的接受程度各有不同,这类经验很难平移或者复制。

这场由通商中国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联合主办的线上讲座,还围绕着如何通过网络效应重塑零售市场,以及如何定义后疫情时代的消费主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