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议,把北京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打造成高标准的新型国际合作机构和国际多边合作新典范。在冠病疫情严重冲击全球化的当下,他重申,中国将始终支持和践行多边主义。
习近平昨天(7月28日)在亚投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讯会议上致辞时指出,解决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各国应努力形成“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边机制、更加积极的区域合作”。
他提议把亚投行打造成“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提供更多高质量、低成本、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习近平也倡议,把亚投行打造成“与时俱进的新型发展实践平台”和“高标准的新型国际合作机构”,并强调亚投行发展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把遵循国际通行标准、尊重普遍发展规律同适应各成员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此外,他给亚投行提出“国际多边合作新典范”的愿景,强调要顺应世界经济格局调整演变趋势,推动经济全球化朝更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这是习近平自6月中旬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后,首次面向国际受众致辞。
中国近期面对严峻外部环境,北京在6月底实施《香港国安法》,招致一些西方国家尖锐批评,并对华采取制裁措施。近期发生的中美互相关闭领事馆风波,让中美关系陷入数十年低谷。
习近平在致辞时没有特别对国际环境做出阐述,仅强调“中国始终支持多边主义、践行多边主义”。他也承诺,中国将继续同各成员一道支持亚投行、办好亚投行,但没有宣布具体举措。
总部设在北京的亚投行在2016年开始运营,成员数量由成立时的57个增加至102个。它是首个由中国倡导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与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呼应,旨在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亚投行被视为是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和日本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的竞争者。截至目前,亚投行共批准87个项目,遍及24个经济体,总投资额196亿美元(约270亿新元)。该机构在今年4月成立总值100亿美元的危机恢复基金,支持成员国应对疫情和恢复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受访时向《联合早报》指出,冠病让全球化受到质疑,亚投行作为一个多边金融机构,承担起新型多边主义和新型全球化的使命。
他认为,亚投行要做的不是另起炉灶,也不是排他,而是遵循兼容原则;它所参与的项目也应“接地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推动全球化的同时做到本土化、地方化。
学者:短期内未必得以发挥
有学者对亚投行未来能扮演的角色不乐观。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受访时分析,在冠病疫情让全球环境变得更悲观,加上特朗普政府推行单边主义和对华脱钩等政策,亚投行中短期内要发挥作用会更困难。
他不讳言:“中国能起比较大的作用,但不是中国说了算……亚投行的一些重要国家,对外政策的议程和中国差距非常大,中国提出的愿景即使将来能实现,也会要经过非常复杂和艰难的过程。”
中国目前是亚投行第一大股东,在亚投行股份占比超过30%,投票权占逾26%;第二大股东印度的占股8.6%,投票权占7.6%。亚投行创任行长是中国银行家金立群,他作为唯一候选人,已在此次理事会年会上获选连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