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今天迎来国内疫情受控后首个五天小长假。为刺激旅游业加速复苏,各地祭出多项利好政策。囿于疫情防控,出境、跨省长途游仍旧受限,本地游、周边游成为“五一”主流。受访业者认为,“五一”有限开放省内游,意在重建市场信心,如果疫情不出现反弹,中国旅游市场下半年将进入恢复期。
今年“五一”劳动节,中国政府时隔12年后再给民众放大假,盼以“假日疗法”加速旅游业复苏势头。多个旅游机构预测,“五一”假期将出现今年旅游小高峰。
中国最大旅游平台携程发布报告称,“五一”是中国民众全年出游意愿最高的月份,五天小长假中出游人数将约达9000万人次。
出于安全考虑以及防控需求,各地政府鼓励民众在市内的开放式空间以及周边乡村郊野进行休闲活动,出游时戴口罩、不扎堆、少去人员聚集处。
随着全国学校陆续开学,为杜绝交叉感染隐患,多地不建议或限制师生“五一”出行,其中浙江杭州、湖南衡阳等地更明确要求学生家长也不要离开本地。
4月30日,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由一级降为二级,国内低风险区进京、返京人员,不再要求居家隔离14天,这一新政,再加上京津冀健康码互认,被认为将刺激三地“五一”出游需求。
中国旅游平台去哪儿网数据显示,北京解封消息发出半小时内,机票搜索量迅速攀升,北京出发机票预订量较上一时段暴涨15倍,度假、酒店等其他旅游产品搜索量也上涨三倍。
不过,中国两会(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年会)召开在即,应急响应机制降级,并不意味着北京疫情防控放松。多名北京市民受访时都表示“心动大于行动”,“五一”只会在市内及周边游,不会出京。
一名在河北北戴河拥有自住房的北京市民于先生告诉《联合早报》,他们一家本来打算五一前往度假,提前给当地社区通报时,被对方劝说等疫情结束后再去,否则即便“到了,也不能进社区,还可能会被集中隔离”。
在“内防反弹,外防输入”态势下,为严防人员聚集可能引发疫情传播风险,中国各地景区在“五一”前紧急下调游客接待量。
规定游客接待量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30%
中国文化旅游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文要求所有恢复开放旅游景区的游客接待量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
目前,中国国内已开放的A级景区为4000多家,占总量的四成左右,绝大多数旅游景区要求实行分时段预约制度,一些热点景区,如安徽黄山、厦门鼓浪屿、山东青岛大珠山等都调整了限流“红线”。
位于司马台长城脚下,以江南水乡为特色的古北水镇已于4月下旬开放,据了解,进入景区需要出示健康码,进行疫情防控行程查验、测温等,此外,景区中商铺客栈,有的取消堂食,有的设置“内部限流”措施。
早在3月下旬就降为三级防控的四川省,同样没有放松管控。四川省民营旅行社协会会长张哲对《联合早报》说,由于游客容量限制以及民众存在心理恢复期,四川各地只限于本市出游,大大限制了游客流动。
他说,近郊游、自驾游,民众基本采用自行方式,对于旅行社来说,优势得不到发挥,“虽然五一市场氛围浓厚,但经济效益十分不够”。
对于今年中国旅游市场的走势,他认为,国内游将分为三个圈层逐步推开。先是省内游,再扩展到邻近几省联动的区域游,如“川渝黔”两省一市,然后是全国市场放开,实现无障碍国内游。
河南路仕达旅游集团董事长路涛受访时说,今年上半年是中国旅游市场的过渡期,如果疫情不出现反弹,下半年就会进入恢复期。他说:“旅游是吃饱了撑出来的行业,收入减少最先放弃的是旅游,短期悲观,但长期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