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进度兑现首阶段贸易协议承诺 中国加大对美农产品购买力度

中国加大对美国农产品的购买力度,追赶因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暴发延误的进口目标,兑现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承诺。不过,美国并未因此放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限制,受访学者认为,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强硬态度来看,第二阶段贸易谈判并不会因为疫情而出现太大转机。

美国农业部周三和周四两天接连宣布,民间出口商与中国签署大豆出口合约,共计向中国销售47万吨大豆。中国近九成大豆都依赖进口,其中又有超过一半来自美国。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中国减少对美国大豆进口,转而向巴西等国家进口大豆。

根据今年1月签署的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内容,中国承诺在2017年进口额基础上,今明两年须增购200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和服务,其中包括500亿美元农产品。今年的增购额不少于767亿美元,明年不少于1233亿美元。

瑞银中国宏观研究报告显示,受冠病疫情影响,中国3月进口的美国产品和服务总额同比下跌12.6%,第一季度平均同比减少3.6%。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推动下,中国今年第一季度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总额约50亿美元(下同,71亿新元),比去年同期高出一倍以上,其中大豆进口额同比增长2.1倍,棉花进口额增长17%,但增长步伐仍慢于预期。

彭博社和路透社本周均引述知情人士说法称,中国正研究如何加速购买美国农产品,追上因疫情落下的进口进度。如果民间需求不够,可能由国家购买1000万吨大豆和2000万吨玉米,补充国家储备。

美国的庞大库存和疫情期间的低迷需求,都令当地农产品价格承压。分析指出,目前美国大豆和玉米期货价格仅为中国的一半,当前采购时机对中国有利。金融数据公司路孚特(Refinitiv)预估,扣除运输成本,中国计划向美国采购的玉米和大豆总值约为62.5亿美元。

重庆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宁波诺丁汉大学讲座教授姚树洁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中国虽然对大豆和玉米进口需求巨大,但并不需要完全依赖美国。当前加大对美国农产品进口,主要出于两方面的政治考量。

姚树洁说:“中国既向全球展示它信守承诺地履行协议要求,也借此向美国展现友善姿态。因为从长远来讲,中国经济离不开美国,美国经济也离不开中国。双方经济若脱钩,对谁都没有好处。”

美未“礼尚往来”
放宽中国商品关税限制

不过,美国并未“礼尚往来”地放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限制。美国财政部本周宣布,允许美国企业延迟90天缴纳3月和4月期间进口到美国的商品关税,但这项政策并不适用于对36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惩罚性关税,以及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的特别关税。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前天在例行发布会上呼吁,中美两国以落实第一阶段协议为契机加强合作,管控分歧,努力减少双边经贸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避免采取新的贸易投资限制。“贸易战没有赢家,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虽然美国在疫情中遭受的社会和经济打击很可能远大于中国,但姚树洁认为,这不会促使特朗普政府积极推动下一轮贸易谈判。

“只要美国经济没有全面垮台,特朗普就不会轻易向中国让步,即便这要以牺牲美国企业利益为代价。因此,中国出口企业短期仍将面对巨大考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