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2019年底在中国武汉集中暴发,一时骤增的病患不仅暴露出公共卫生系统的短板,来势汹汹的疫情也引爆智能机器人、AI辅助诊疗系统,以及远程、互联网医疗等在抗疫防疫中的技术应用。疫情过后,过去三个月来中国医疗科技加速推进的势头是否会戛然而止?受访业者认为,疫情大幅加速市场对智能医疗的需求,未来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将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辅助介入下得以缓解。受访学者则表示,医疗数字化进程会不会昙花一现,取决于“往线上转的最终效果如何”,AI和大数据在疫情中的作用不宜过分夸大,化解中国公共卫生系统危机的关键,还在于用技术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新疆喀什市的帕金森患者刘女士(68岁)去年12月中旬在北京清华玉泉医院接受脑起搏手术。按照常规,术后三个月要回医院复诊,调整起搏器参数和用药剂量,以达最好治疗效果。
不料,2019年底冠病疫情暴发蔓延,中国各地加强防疫,社区隔离,交通管制,民众正常的就医也受到影响。
刘女士告诉《联合早报》,手术后虽然生活已能自理,但是也不敢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长途跋涉再回北京治疗。此外,往返北京的交通、家人陪护的食宿等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由中国国家神经调控协同创新联盟、清华大学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机构发起的远程诊疗义诊活动,让刘女士得以足不出户,在新疆住家的客厅里接受了北京主治医生“面对面”的诊疗。
刘女士说,第一次接受远程医疗并不如想象中复杂:“儿子帮着在手机上下载应用(App),打开蓝牙,医生会让我做些动作,检查康复情况,全程大概半个多小时。”
远程医疗弥补社区医院缺失
面对冠病大流行,不受地域距离限制,只需有5G或4G网络就能实施的远程互联网医疗,为地处偏远地区、山区的患者解决燃眉之急。
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在2月的赴华联合考察团记者会上,高度赞扬中国四川省的5G远程医疗。他与中外专家考察团通过5G视频,亲眼看到四川偏远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团队在开展工作。这让他相信,相隔千里的中国医患之间,能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互动诊疗。
远程医疗解决的不仅是医疗资源不平衡问题。在疫情中,远程问诊减少患者外出概率,也是有助保护紧缺的医护人员。
在中国疫情加强管控后,卫生主管部门紧急发文,建议常规诊疗转为在线方式,以期降低线下就诊交叉感染风险。
过去三个月来,远程医疗引发中国主流媒体争相报道,民众关注度短期内骤升。有数据统计,中国有200多家公立医院以及数十家互联网医疗平台利用5G等信息通信技术,召集全国各地医生线上咨询问诊,以及进行心理援助。
以中国头部医疗健康平台平安好医生为例,疫情期间,平台累计访问人次达11.1亿,应用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应用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平时的九倍。
线上问诊的通常路径是,点开手机上的应用,可以用语音或文字提出问题,例如是否须前往医院就医、附近有哪些定点医院、如何选用口罩等,都可得到即刻回复。
桂红珍是平安好医生的全职消化内科医生,她受访时说,自1月23日武汉封城后,来自湖北问诊与冠病病症有关的咨询暴增,最高纪录是一天接到300多个问诊病例。
她自述,其中有一名来自孝感市的疑似患者,根据患者口述的症状、旅行史,以及CT影像,“高度怀疑是冠病病毒疾病患者”,虽然医院咽拭子测试为阴性,但她还是坚持让这名患者自行隔离。
她说,正是通过无接触远程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早发现,早隔离”,这名第四次咽拭子测试呈阳性的病患才没传染到家人。
有业内人士指出,本应成为中国抗疫第一道防线的社区诊所,由于社区医疗体系以及队伍薄弱,并没有起到应有的防守作用,而互联网医疗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区医院的缺失。
智能机器人与人类医生并肩抗疫
互联网远程医疗在疫情中引爆,基于智能机器人在线下也表现不俗。
1月中下旬开始,由多家科技企业研发的上千台不同功能的机器人,纷纷从全国各地驰援武汉以及湖北省多家冠病定点医院。
从火神山医院的配送机器人“豹小递”,到武汉汉阳方舱医院样样全能的“小护士”,从为病患测温导诊,到送餐跑腿,再到楼房、医废消毒,穿梭忙碌在各个医院的智能机器人,被网友赞誉为与人类医生并肩抗疫、百毒不侵的“钢铁侠”。
智能机器人除了在疫情严峻的湖北省定点医院“临危受命”,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机场、地铁、超市等公共场所,也掀起“上岗潮”。
他们装载主要由图像识别+红外热成像技术构成的AI测温系统,能在半秒钟内,最远一米处的距离精准测出通行者的额头体温。
据了解,AI测温系统能够快速筛查与预警,疫情后还可切换到日常通行出入的管理模式。
颜水成:智能医疗从选项变为刚需
中国初创科技企业依图科技CTO(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新加坡工程院院士颜水成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认为,冠病疫情将中国医疗科技向前推进至少三年以上。
他说:“以前,智能医疗好像只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而疫情大规模暴发,医护人员的紧缺,让智能医疗由可选项变为刚需”。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医生被认为是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抢走饭碗的职业之一,从而产生对人工智能的一些抵触情绪。
颜水成说,在疫情中,不仅患者开始接受智能医疗,医生对智能科技的态度也在发生改变,包括AI辅助诊疗系统等智能技术提供的便利,逐渐被医生接受认可。
他说:“现在你只要把这个产品做好,就不用花时间去说明为什么要做,价值在哪。”
专家学者:智能科技将缓解中国求医难题
作为AI医疗最快落地的领域,CT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被称为驰援抗疫的硬核科技力量。
在武汉疫情防控初期,核酸试剂盒严重不足曾一度导致大量感染者无法确诊并及时入院。紧急态势下,2月5日,中国国家卫健委将CT影像结果规定为湖北省临床诊断病例标准。
CT影像被定为冠病确诊的重要依据,也带给一线医生不小的阅片压力,影像科医生每天要面对数百万张的阅片量,不过,这项巨大的工作负荷,对AI辅助诊疗系统来说易如反掌,而且,获得的海量图像也是AI难得的数据储备。
在此背景下,从互联网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到拥有自己算法、较早布局人工智能的依图科技、商汤科技等初创公司,迅速推出CT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最快能以2至3秒的速度辅助医生完成读片诊断、减少漏诊误诊。
未来医院业务转向线上趋势不可逆
疫情让智能医疗的价值体现凸显,待疫情过后,过去三个月来中国医疗科技突飞猛进的势头是否会就此戛然而止?
颜水成认为,市场对智能医疗的接受度将加速提升,中国国家层面也会加大在智能医疗领域的投入,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申报和审批速度将会加速,产品商业化进程也将进一步加快。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副教授胥正川受访时说,未来医院将业务转向线上的趋势不可逆,但医疗数字化进程会不会昙花一现,取决于“往线上转的最终效果如何”。
他认为,AI和大数据在疫情中的作用不宜过分夸大,目前人工智能仍局限于语音识别以及图像识别,“个性化,比较动态的服务,它仍力有不逮”,而化解公共卫生系统危机的关键还在于用技术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盘古智库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张礼立认为,做好数据的整合和互联互通,“只有发挥全国一盘棋的作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才能在公共卫生危机中有更好的表现。”
受访业界人士及学者都认同,大数据、AI等智能科技,未来将缓解中国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颜水成分析说,随着医生对智能医疗技术逐渐接受认可,智能技术将得以广泛应用,医生可接诊更多病患,优质医疗资源也可向中国三四线城市下沉,让更多患者受益。
胥正川指出,中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状将通过两条具体路径得以缓解:一是为医院提供医疗信息化的专业公司,将从“技术流程支持,比如社保结算,逐渐向互联网医疗或者远程医疗等多功能方向发展,”;二是提供电子病历的医疗科技公司,将整合数据,延展到为其他医疗功能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