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解释,若使用真实背景,而背景里不时有人经过的话,尽管是瞬间,也会间歇性地分散使用者的注意力,产生类似的认知资源消耗并导致疲劳感。
这个研究项目获得教育部的支持,属于教育部一项有关网络视频疲劳度(Videoconference Fatigue)总体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总体研究项目资金总额8万5000多元,自2021年11月启动至今。
此次研究也发现,使用以森林、山脉和沙滩等以自然为主题的图像背景,往往可让使用者的疲劳感降到最低。
不少人开视讯会议时总会设置虚拟背景,不让真实背景中的人或物干扰会议。然而本地研究发现,若以动态视频为虚拟背景,会导致用户容易疲劳,效果适得其反。
本地在线教育机构Creta Class负责视觉设计的张诗然受访时指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图形的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会直接影响人们对视觉信息的理解和感知。区分图形中主体和背景的行为,是在无意识中发生的,属于人类视觉系统的基本功能。
论文联合作者张恒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由于动态虚拟背景有不断变化的信息,这会让人的大脑做出自然反应,消耗认知资源,以致使用者在视讯会议中更容易产生疲劳感。”
调查结果显示,虚拟背景若是有动态元素的视频,例如海浪拍打海岸或棕榈树在风中摇曳,最容易让使用者在视讯会议中产生疲劳感。这类视频造成的负面影响高于模糊背景、图片背景和真实背景。
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助理教授李俊廷和博士生张恒,去年上半年同在线调查服务公司Qualtrics合作,对610名至少21岁且有视讯会议经历的人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受访者中约90%为新加坡公民。
这个项目的相关论文于9月19日刊发在《心理学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这是总部位于瑞士洛桑的前沿出版社(Frontiers Media SA)旗下的学术刊物。
针对南大研究结果,张诗然认为,人工智能(AI)在帮助选择和创建简洁背景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智能背景模糊、背景替换等。
张恒告诉记者,之前研究已发现,多种因素会影响视讯会议效率,尤其是一种叫做容貌焦虑(mirror anxiety)的现象。这是因为,参与视讯会议者总是关注自己在屏幕上的形象,而不是会议的内容。这项调查研究,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因素的机理和相互关系。
他说:“AI算法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和以往使用的背景,推荐个性化的背景选项,使每次会议都能保持新鲜感和专业。”
南大论文中提到,视讯会议的使用频率在疫情期间增长迅速,从2019年12月到2020年4月间的短短几个月,单单视讯会议软件Zoom的用户数量,就从1000万骤增到3000万。
延伸阅读
AI在帮助选择和创建简洁背景方面可发挥作用
不过,一些学生则认为,虚拟背景并不怎么影响网课的效率。中四学生彭诗惠(16岁)以冠病疫情期间上网课的经验为例说:“选什么背景对我注意力的影响并不大,上网课时最让我分心的,反倒是家里舒适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