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陋的民众联络所

河水山一带新旧组屋遥遥相望。(作者提供)
外观颇有架势的新加坡考试与评鉴局建筑。(作者提供)

路尾端锡安路交叉口旁,曾是创立于1956年的成保政府华文小学所在,是当年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华文源流小学。由于缺乏场地,母校河水山西华小学常年借用成保小学的大操场联办运动会。别上红、黄、蓝、青四种颜色的我校列队,浩浩荡荡,激情高昂地穿梭于两校之间,热闹气氛顿时感染了平静的午后。小四那年,懵懵懂懂代表青队出赛,竟跑出一座冠军奖杯,喜出望外。由于收生人数下跌,成保小学于1987年宣告关闭。

走笔至此,想起“地球”这一童年地标。新联络所的位置,原是个儿童游乐场,除了溜滑梯、跷跷板、荡秋千外,最受孩童欢迎的,莫过于供孩童攀爬的偌大地球仪。只要告知在“地球”游玩,家长就懂到哪儿喊孩子回家吃饭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和实力普遍提升。美轮美奂的高楼组屋、私人公寓、商场及地铁站陆续在这地段涌现,加上汤东线合乐地铁站的启用,以及年轻人口的进驻,必将改变河水山老区的风貌。无需河水,届时楼市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吧。

介于中峇鲁路与成保路(Seng Poh Road)围绕的交通岛,原是河水山民众联络所的旧址。甘榜式浮脚结构极为简陋,唯有的活动空间就是篮球场,屋内除了办公室和厕所,就只一间可灵活间隔的宽敞课室。作为提供居民消闲娱乐的联络站,联络所安置了电视机及石椅供居民观赏电视节目,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王沙和野峰的方言谐剧了。

二哥的鱼圆面有送外卖,两角或三角的面汤及干捞面,两手托盘热腾腾就送到府上,过后还得记得回收碗筷和收钱。说来,我还是一名古早送餐员呢!

面向合乐路原有两座16楼,人们都习惯称大牌22为“旧16楼”,大牌29为“新16楼”。有趣的是,旧16楼获保留至今,新16楼反先行拉倒,而后方百级梯阶上的大牌31和33号原址,刻下正如火如荼赶建新组屋,准备迎接更多年轻家庭。

二哥从小当学徒帮补家用,后独当一面,在停车场边沿自立门户。住家既是准备鱼圆面食材的工坊,爸妈工余,弟妹课后都倾巢而出,各司其职,为一家生计忙碌。

第一所华文源流小学

趁回河水山收拾老妈遗留下的组屋,沿途将老家里里外外,山前山后好些童年的生活片段,一一捕捉。

20世纪80年代之前,惹兰武吉河水(Jalan Bukit Ho Swee)原是一条单程道,短短不到一公里,贯穿丘陵起伏间。地势从立达路(Delta Road)下段开始徐徐上升,过了路中段高处再缓缓下坡,与锡安路(Zion Road)衔接,沿途两旁尽是高高低低的山坡,就是不见河水?

由于地理位置使然,交通极为不便,联络所于1980年末搬迁到惹兰武吉河水中段。当年还是由时任国会议员佘美国先生主持奠基仪式的。多年后,因人口迁移及整合资源等因素,并入附近的金声民众联络所。

路口对面山坡上的大牌10号,是经历1961年河水山大火后的第一个老家,一住10年。由于两房式租赁单位难以承受一家九口的压力,父母兄姐东拼西凑,几经波折,才于邻座另购三房式单位,勉强安顿下来。

兴许正置建国初期,民生清苦,执法相对宽松。曾几何时,几座组屋之间的空地,水到渠成形成小市集,进驻的摊主都是熟口熟脸的街坊,鼎盛时期有多达20余摊。早市有菜摊肉贩及早点,午市主要售卖面食、饮料、糕点、零食及香烟等。

原来,河水山是以19世纪本地商人戴河水(1834-1903)命名。他对华社颇有贡献,常为华社向殖民政府请愿。

建筑外观颇有架势的新加坡考试与评鉴局坐镇达曼河水(Taman Ho Swee)路口,是这一带的新地标,那是河水山东英小学及河水山西华小学的所在。连同成保小学及立达中学,屈指一数,座落在同一条路上这四所建国年代中小学府,曾经春风化雨,郎朗书声,际遇竟如出一辙,情何以堪!

那天踏出中峇鲁地铁站,顺着地势起伏步回老家。发现偶数大牌2号至50号,以及合乐路小贩中心都还在;当年进出有如第二个家的新民众联络所依旧空置。往日从成保小学顺序排列到立达中学的奇数大牌1至27号单房式应急租赁组屋,早已销声匿迹!

立达中学1966年创校,翌年9月29日由时任外交部长拉惹勒南主持开幕典礼。(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