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7月起加入“民译达计划”(Citizen Translators Project),通过“共创新译”(SG Translate Together)平台建议如何修订一些政府部门与机构的海报和指示文件,还向翻译委员会通报几起明显的翻译错误。期待有更多人加入,为新加坡的双语优势贡献力量。
翻译错误屡见不鲜,从“Hungry Ghost Festival(中元节)”被译成“匈牙利鬼节”,到“Bras Basah(勿拉士峇沙)”出现“胸罩Basah”这种离谱翻译,令人哭笑不得。这些现象暴露本地翻译水平的良莠不齐。
教师也可以采用现实中的翻译错误为教材,帮助学生加强翻译技巧,提升他们对中英双语语法、句式与本地语境的敏感度。这种教育方式既贴近生活,又能有效提高语言能力。
翻译的错误不仅是笑谈,也反映出对语言与文化的理解不足。各相关部门应以身作则,纠正错误,同时通过活动和教育推广标准的华文表达。翻译比赛和相关活动正是提高语言水平的良好途径。
作者是义安理工学院中文系学生
翻译委员会也将注重培养了解本地语境的译者,尤其是为不熟悉本地文化的新移民和外籍学生提供指导。例如,不少人可能不了解牛车水即是新加坡的唐人街,而通过实际翻译训练,他们能更深入地掌握本地文化背景。
全国翻译委员会今年庆祝成立10周年,委员会以“译脉相通,世代共情”为主题,强调翻译在代际沟通和族群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公民译者的最低年龄下调至15岁,为年轻人参与翻译提供更多机会。
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巨大挑战。例如,要将“魂飞魄散”和“肝胆俱裂”等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成语翻译成其他语言,就须要考虑到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直译成 “three hun flown away and seven po scattered” 或 “nearly paralysed with fright”, 虽然在字面上有所对应,但未必能让目标读者理解真正的含义。因此,翻译的难处在于如何在忠于原文和确保目标读者理解之间找到平衡点。优秀的翻译须要在灵活变通的同时,准确传达原文的语境和信息。
今年全国中学现场翻译比赛的口译环节,出现一个颇具挑战性的场景:不谙英语的奶奶试图向华语水平有限的孙子,描述过去“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参赛学生绞尽脑汁,尝试用“简单伙食”(simple meals)或“米饭配酱油”(rice and soy sauce)等方式来传达奶奶的意思,以搭建祖孙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桥梁。这体现翻译时对语境和文化理解的重要性。
翻译不仅是跨代和跨族群情感的桥梁,也是本地多元文化的命脉。作为一个随处可用的工具,翻译能将华文从课堂延展到生活,为国人提供学习和应用标准华文的新途径。对学生而言,通过翻译校对的反馈和反复练习,有助进一步提升语言与翻译能力。
要整体提高本地的翻译和语文水平,不仅须要培养更多专业译者,还须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公众可通过反馈改进现有翻译质量,避免不标准用法对下一代产生负面影响。